“在的在的。”手中握著根簪子的董小宛,撩起門簾見著林道,頓時俏臉上滿是歡喜“老爺,你回來了~”
陳圓圓跟著出來,可注意力卻是放在了遠處熊熊燃燒的廟宇上。
“進去。”林道牽著馱馬掉頭,旋即自己跳上了車轅駕車。
這一路上,見著了眾多的鋪頭與火夫,拎著水桶急匆匆的趕去救火。
出了街口,轉上另外一條路上的時候,更是遇到了這個時代的正規消防隊。
火兵。
看名字就知道,這是專門用來滅火的隊伍。
他們通常只會在兩京,蘇杭等大型城池之中駐扎。
配備有水桶,藤斗,麻搭,竹梯,斧鋸等滅火器械。
可以說,這個時代大明的文明程度,是之后那些野豬皮們所難以企及的。
林道對此并不關心。
不過是清除了一些城池里的垃圾罷了,何至于如此興師動眾。
馬車一路前行,終于是來到了下街口的鋪面前。
店鋪內外忙碌著收尾工作的匠頭與工匠們,足有數十上百人之多。
大部分人都是雙目通紅,精神疲憊,明顯就是長時間熬夜。
見著正主出現,幾個匠頭急忙上前。
“林老爺~”
“現在收尾打掃。”
“天黑之前,必然完工。”
“就是牌匾,我等并未見著。”
對于一間商鋪來說,牌匾就是面子。
開鋪子若是沒牌匾,那會被人笑死的。
當然,牌匾的形式顏色都是自己定,不會有誰要求應天府所有商鋪,都用一樣的款。
“牌匾我已經備好了。”林道架著馬車向后院駛去“等會你們給安上就是。”
牌匾是永和時空的工匠們精心打造,題字更是大才女謝道韞親筆書寫。
燙金大字,絕對是好看又漂亮。
古代的客棧都有后院。
兼職宿舍,廚房,柴房,馬廄等多種功能。
這里的改造不多,就是一通翻新,加高加厚了院墻,還更換了后院的院門。
打發走了后院收尾的工匠,林道囑咐二女“你們自行尋地方安置。”
待到二女入屋,林道尋了個房間轉場去了永和時空。
再回來的時候,手中已經是扶著一塊偌大的牌匾。
‘聚寶樓’。
名字是俗了點,寓意卻是貨真價實。
他發賣的工業品,在這個時代的的確確都是堪稱寶物。
扛起沉重的牌匾,拖到了前屋,交給工匠們去安裝。
有識字的匠頭,掃了眼牌匾上的落款時間,之后看向提筆人的落款。
“咦?”
“謝韜元?這是哪位大家?”
林道掃了眼下面的用印,還好謝道韞沒拿傳國玉璽給蓋上,用的是她自己的私印。
否則這門生意,開門當天就得封店拿人。
林道仔細檢查了下改造工程,確認無誤之后,方才回到了后院。
陳圓圓與董小宛,已經忙碌起來。
一個站在水井邊,艱難的打著水。
另外一個則是在廚房里,忙著生火。
古代燒的灶臺,用的可不是擰一下就能自動打火的天然氣。
得先進行清理,之后還要添柴,再上引火物,麻煩的很。
林道邁步來到了水井邊。
“你這一桶水,連三分之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