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踏馬的畜生啊~~~(白銀盟主暖陽1314加更)
“滿餉,可鼓舞軍士的斗志。”
“想要鎖定他們的忠誠,還要分田。”
金陵城外,林道環顧四周,皆是收割后的良田。
無數秸稈,捆綁利索的置于田地之中。
“金陵城四周,都是好田。”
林道打量著不遠處的水渠“上好的水田。”
北方的田地,早已經遭受了大規模的破壞。
尤其是水利設施,常年無人修繕,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南方水網縱橫,河流眾多。
而且有著非常完善的水利設施,同時維護保養的也很好。
哪怕是遭遇持續性的旱災,也能有著不錯的收成。
“我聽聞。”
林道邁步行走于田壟之上“江南之地多種棉桑,這金陵城左近的上等水田,倒是都在種糧食。”
跟在他身邊的,是阮大鋮。
聽了林道的話,阮大鋮立馬明白,這位大帥不懂這些。
他好心解釋“這些田地都是各勛貴府上的。”
“主要就是種植精米,送至各府享用。”
“至于種植棉桑的莊子,都在遠處。”
“原來如此。”林道恍然“特供。”
這些田地里出產的精米,大多是用來供應勛貴府上婢女仆役偏房遠支吃用。
真正的主子們,吃的都是特殊的貢米,一如紅樓夢中的賈家。
那些真正的好東西,絕大部分的明朝百姓,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更別提見著,吃著了。
就是這些用無數百姓血汗供養的勛貴們。
野豬皮南下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剃發易服,獻出自己的田地財富女子,用以保住自己的狗命。
“說個笑話。”林道打趣“魚米之鄉的江南,缺糧。”
阮大鋮很是應景的附和而笑。
這種話在以前,的確是笑話。
可此時的江南,卻是實實在在的現狀。
江南大部分的田地,都用來種植經濟作物了。
田地的主人們,用這些經濟作物出口,換回來海量的財富。
至于說百姓們沒糧食吃,與這些吃貢米的有何干系?
江南的糧價高漲,就是源于本地的良田不種糧食,轉而去種經濟作物。
“我要給軍士們分田。”
林道伸手指著眼前眾多的良田“分這些勛貴之田。”
阮大鋮恭敬的站在一旁,等著林道后面的話。
“具體標準,軍士之家以三十畝為限。”
“戰場上獲得的軍功,可以領賞銀,也可以用來換取田畝。”
“但是最多不得超過二百畝。”
“從今往后,所有田地都不許交易買賣,嚴禁兼并。”
“軍士分田之外的田地,則是以租為主。”
“同樣的,每戶之家最多只能租二百畝地。”
“想要有屬于自己家的田。”
林道平靜開口“唯有軍功授田。”
原則上,林道不會去奪取自耕農的田地。
可此時的大明,原則上已經沒有了自耕農。
這些自耕農是大明賦稅的主力,早就不堪多年的敲骨吸髓,不是家破人亡就是投身流寇。
土地,都集中在了宗室,勛貴,士紳,地主,皇莊等權勢手中。
林道會奪走他們的土地,然后租給百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