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氏與荊州士族,皆拆解為戶,散至天下各州郡縣耕田勞作。”
“原有莊園塢堡,家財軍械全部沒收。”
“其部曲農奴,解散分田。”
“若是不愿接受,那就讓他們拉人好好打一場,正好全滅了。”
林道覺得自己足夠慈悲了。
至少給他們留了一條命,畢竟不是人人都是王羲之,能有那么大的面子。
若是這些荊州士族們舍不得家業,那就最好了,直接一勞永逸的全部干掉。
“郎主放心。”
這邊王猛表態“職必當說服他們從命。”
林道想來上一句‘你最好能將他們逼反,省了我多少麻煩。’
可這邊王猛已經轉化了下一個話題。
“郎主,天下漸定,可深山之中,羌氐等部依舊襲擾。”
“職請郎主意,是撫還是討?”
關中川蜀涼州等地重新光復,很自然的就與綿延的高原大山接觸。
復雜多變的地形與氣候,成為了最大的敵人。
“從今以后,誰敢提撫,皆為賊也!”
林道先是定下了基調,跟著說道“若力有未逮,可先行削弱他們,待到實力充足即刻征討。”
“先封鎖貿易,一針一線一粒鹽,都不許流入山中。”
“這件事情,你親自抓一下。”
大軍深入深山清繳,暫時做不到。
那就先行經濟戰,封鎖打壓削弱他們的實力。
沒了中土的布匹就得受凍,沒了中土的糧食就得挨餓,沒了中土的鹽就得生病!
至于鐵器更不用多說,還是用石頭木頭去吧。
藥品更是想都別想,生病了就去跳大神。
至于說,儒家提倡的天下大同,文化同化什么的。
林道對此嗤之以鼻。
同化也是用刀槍甲胄去同化,而不是用女人財貨!
儒家這些東西,真是干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
明明是被人揍的生活不能自理了,非得吹噓說把人家給同化了。
那些堅決抵抗,付出鮮血與生命的,卻是統統被無視,被潑臟水。
“仗可少打一些,但是不能停。”
林道繼續囑咐“現在要盡快恢復力量。”
“鼓勵人口增長,人太少了。”
哪怕是將山林野人,世家隱戶都給拉出來,整個永和時空中土的人口數量,也不及崇禎時空的零頭。
相比起瘋狂擴張占地,現在更重要的是恢復人口與生產。
只有人口多了,才能不斷移民過去,將地方牢牢占據。
只追求明面上的擁有,那豈不是成了天可汗
安排囑咐了一番,林道再度閉關,來到了崇禎時空。
這邊畢竟還在打仗,需要他盡可能多的盯著。
接下來的數日,大批人口牲畜,各種戰利品接連轉運至濟寧州大運河岸邊。
能裝船的裝船,不能裝船的步行南下。
大運河之中船帆如云,兩岸人丁牲畜蜿蜒不絕。
一直等到大隊人馬全部南下之后,濟寧州內的守軍,方才顫顫巍巍的出城查探。
確認的確是都走了,這才小心翼翼的出兵往兗州府方向打探消息。
消息傳回來,所有人都傻了。
兗州府的人沒了,韃子也沒了。
整個兗州城一片破敗,唯有城外官道側,有一座巨大的京觀
確認是韃子的首級,明軍爆發了慘烈的爭搶廝殺,為此死傷甚重。
這些首級就是銀子與軍功。
之后又在城外發現了不少新挖的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