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募兵了~”
“安家費銀五十兩,糧十石,鹽一石~”
“月餉十兩,資糧一石,布一匹,鹽一斗~”
拿著喇叭的軍士們,在各處村寨前大聲呼喊招呼。
“安家費當場發放,月餉絕不拖欠!”
“想要從軍者,速速來報名應募。”
村寨里的男丁們,逐漸聚集起來。
手持各種工具兵器,神色警惕的張望。
亂世之中,本就土匪山賊多如牛毛。
更何況這里的宗族械斗極為殘酷,沒誰會輕易相信外來人。
軍士們也不含糊,趕來大車,搬下來成箱的銀錠,堆積如山的糧食布匹與鹽。
就這么直接展現給眾人看。
小農經濟時代里,糧食布匹還有鹽,就是最重要的生存物資。
再加上銀子,全家所需那就都有了。
有村中族老上前詢問“敢問諸位,是哪位大王招兵?”
“我家大帥姓林,號沖天大帥。”
“聞義烏兵勇冠天下,特命我等前來募集勇士。”
“愿意當兵,為我家大帥效力者,現在就來登記造冊領安家費。”
“大帥愛兵如子,絕對不會虧待諸位。”
戚繼光募兵,已經是大幾十年前的事情了。
可當年的故事,依舊是在各處村寨里流傳。
大家都知道的是,前輩們都是拿的滿餉,年年都給家里寄銀子。
山民的生活艱苦。
土里刨食,連溫飽都難得。
要么入山開礦,要么外出跑商,要么就是募兵去打仗。
真在家里守著一畝三分地,能餓死自己全家老小。
他們性格彪悍,村寨械斗都是往死里下手,對于募兵打仗并不抵觸。
不就是拼命嗎,誰不會似的。
當然拼命的前提是,糧餉得到位。
這邊白花花的銀子,糧食,食鹽,棉布,足夠讓他們賣命了。
族老們一番商量,允諾各家留下長子守家。
其余的兒子們,可以應募。
自從范仲淹大力推廣族產,地方鄉村里,宗族勢力就開始日漸膨脹。
族老們,在各處村寨有著極高的權威與執行力。
他們不允,想應募的就只能是偷著跑。
這年頭各地都一樣,拼了命的生兒子。
家家戶戶幾個兒子的,多了去了。
長子守家,繼承家業的同時照顧父母。
其他的兒子們,則是換取安家費后,出門去搏前程。
成群結隊的青壯年,背著單薄的包裹,在父母清點收取完安家費后,一群接一群的被送去軍營。
相似的一幕,不僅僅是在義烏,處臺溫等地都有。
這些地方也都是類似的山民居多,民風彪悍,都是極好的兵源地。
林道將各地新兵分散編組,不給他們抱團的機會。
簡單訓練之后,規模急速膨脹的大軍,自嚴州府入徽州府(黃山)北上掃過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一路返回金陵城。
城外規模龐大,數量眾多的軍營早已經營造完畢。
各路人馬分別入住其中。
林道嚴禁軍士入城。
哪怕是休沐,也只能是在軍營附近自發形成的集市活動。
金陵城內的花花世界,不能讓軍士們沾染。
對于士氣的消磨,是非常恐怖的。
為了避免軍士們精力過剩無處發泄,從而惹是生非。
林道在營中提供了足球籃球橄欖球等器具,讓軍士們可以消磨時間與精力。
“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