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收再稟“觀旗號,山上當有一司兵馬駐守。”
明軍編制較為混亂,有的一司三五百人,也有一司七八百的。
正常情況下,一個千總帶著兩個司,一司當為五百人。
林道起身“想靠地利攔住我,你攔得住嗎?”
兩天后,義烏溫州臺州等地新兵組成的一個營,在馬當山下集結完畢。
岸邊的左軍已經被擊退,馬當山成為孤島。
“弟兄們!”
把總高聲疾呼“我等倍受大帥恩遇!”
“吃得飽,穿的暖,還能有酒肉吃喝!”
“大帥給我等那么多的安家費,開出比山還高的軍餉,且從未拖欠過!”
“我等家眷,可得資糧鹽布過上好日子,吃飽穿暖不用擔心被賣掉換糧。”
“你們摸著良心說,現在的日子過的好不好?”
數百軍士,齊聲高呼。
“好~~~”
把總繼續高呼“大帥養我等全家多日。”
“現如今大帥坐船被堵在了這邊。”
“此時此刻,就是我等報效大帥恩義之時!”
軍士們再度高呼。
“為大帥效死~~~”
戰前鼓動不能只喊口號,這樣的話過于干燥。
實際上的好處,也不能少。
“大帥有令!”
把總再喊“斬左部匪軍首級者,賞銀十兩,記軍功一轉!”
“若受傷至殘,可退出軍伍至各地府縣任職。”
“若是戰死,家中有子者,子承父業,拿撫恤直到十六歲入軍營。”
“若無子嗣,可過繼養子繼承香火,待遇相同。”
把總拔出了佩刀,高高舉起。
“諸位兄弟,報效大帥恩義,就在此刻!”
數百紅著眼睛的軍士們,紛紛舉起手中兵器高呼。
“殺!”
“殺!!”
“殺!!!”
殺聲震天。
不僅僅是馬當山上的左軍,就連江面上船隊中的左軍,也是心神俱顫。
那些經年老兵,都能從喊聲中聽的出來。
這是抱著必死之心來打仗的。
全家的待遇都這么好,而且還沒了后顧之憂,格賞又開的這么高。
這些來自義烏臺溫等地的軍士們,全都是紅了眼。
打仗而已。
在家鄉的時候年年械斗,沒什么了不起!
為大帥死戰!
馬當山上的守軍,神色驚恐。
下面仰攻而上的兵馬,竟然人人著甲!
還都是鐵甲!
這是賊首老營的義子隊吧,一個小小的山頭而已,至于投入這么大的血本嗎?
江面一艘大船上,神色凝重的馬士秀,向著左良玉行禮。
“左帥,馬當山恐是守不住了。”
“若是賊軍運炮上山,恐壞大事。”
左良玉聽了哈哈大笑“你也去看過,這馬當山極為陡峭,人行上山都很是艱難,如何運炮上山?”
“虎蹲炮那等小炮,運上去也無用。”
“若是真正的重炮,根本就上不去。”
“無需擔憂~~~”
“我們這里,穩如泰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