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史可法的死,他只有一句話。
“死得其所。”
他是大明真正的自己人,世襲的錦衣衛百戶。
是真正與大明生死與共,愿意為大明陪葬之人。
他也卻是是做到了,自是死得其所。
旁觀的明軍被清理,接下來就該是林道上場了。
龐大的隊伍一路北上,直奔東昌府。
黃臺吉早已在此布置大軍等候。
東昌府,秦時名聊城。
這里經歷過多次黃河決口,黃河帶來的泥沙,在這里形成了崗坡洼相間的平原微地貌。
崇禎十六年,八月初八。
宜動土,祈福,開廁,栽種。
忌喬遷,做灶,祭祀。
自張秋鎮上岸,沿大運河西岸一路北上的林道所部,自大營出兵抵進東昌府城以南二十余里處。
黃臺吉親領的滿蒙聯軍,也幾乎同時進入戰場,雙方間隔數里地。
這種級別與規模的超級會戰,尋常計謀并無什么大用。
唯有實實在在的硬碰硬,才是最終的歸宿。
人馬過了萬,無邊又無沿。
自運河岸邊鋪開,入目所見滿滿當當全都是人。
任何時候,能指揮十萬規模龐大軍陣的,都是名將。
林道距離名將還有一段距離,他依靠的是高科技彌補。
無人機在高空懸停,觀察整個戰場。
通過對講機,指揮一個個營頭就位。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兵圖上擺放戰旗。
對面一座只有二三十米高的山崗上,舉著單筒望遠鏡觀察的黃臺吉,面色凝重。
“調動兵馬如臂使指,林道此人果真是有真本事。”
整個上午,雙方都在不斷的排兵布陣。
日上三竿之時,又幾乎不約而同的開始吃飯。
清軍這邊,主要是以干糧為主。
喝水啃干糧吃些肉干。
主要是追求填飽肚子,為之后的廝殺提供體力。
林道這邊,軍士們吃的就豐富多了。
人手一份單兵自熱口糧。
主飯有青豆牛肉炒飯,咖喱雞丁炒飯,胡蘿卜雞丁炒飯等。
為了更好的打贏這一仗,林道也是咬牙買了供全軍吃兩頓的數量。
昨天中午全軍吃了一次,主要用來熟悉如何使用。
現在的話,就是為接下來的戰斗,做最后的準備。
林道也是拿起了一份開吃。
打開包裝,取下水壺將水倒入保溫袋,自動加熱。
五分鐘后翻一面,翻個兩三次就可以了。
撕開袋子直接開吃,香氣四溢。
除了主菜還有配菜,像是鮮脆黃瓜,豬肉蛋卷等。
每人再配上一盒午餐肉罐頭,絕對是飽腹感滿滿。
今天吹的是北風,濃郁的熱食香氣飄過來,清兵都傻了。
這時候還能吃上熱食,味道還這么香?
對面是哪來的兵馬,日子過的這么好!
“大汗。”
多鐸上前進言“不如乘機沖一陣?”
“對面都是輪著吃飯。”黃臺吉搖頭“軍陣不動,聚而有形。”
“白費力氣。”
他怎么也沒想到,兩邊還未接戰,卻是在吃食上,先輸了一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