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紫禁城。
向來都是愁眉苦臉的崇禎皇帝,難得掛上了笑容。
站在立身鏡前,左右晃晃打量了一番身上的龍袍。
眼瞅著皇帝的威儀展現在了立身鏡中,方才滿意去往御書房。
朱元璋時期,老朱規定每天都要上朝。
五點之前開會,那是真的折騰。
這條祖制,在之后的歲月里逐漸被廢棄。
早朝改成了三六九每旬三次。
到了萬歷時期,則是完全成了擺設。
崇禎皇帝勤奮,早朝的頻率大幅度加強,可也做不到一天一朝。
國家諸多事務,主要還是由內閣處置,轉交司禮監批紅,再呈上皇帝案頭。
來到御書房坐下,崇禎皇帝伸手拿起第一本奏疏,就是喜訊。
‘江南林賊與遼東建奴對戰,皆死傷慘重。’
看到這個,崇禎皇帝不自覺的露出笑容。
無需朝廷耗費一兵一卒,兩大賊寇自相殘殺,這可真是個好消息。
“大伴。”
崇禎皇帝看向秉筆太監“這兩大賊寇,死傷幾何?”
“回皇爺話。”
王承恩主動將這份奏疏擺放在最上邊,自是早已經做好了功課。
“據聞,兩賊廝殺極為慘烈。”
“尸橫遍野,尸骨如山。”
“血流漂杵,大地為之浸透染為紅色。”
“尸首太多,皆仍入運河之中,運河為之斷流!”
“下游漁民捕魚,剖魚腹見爪甲,皆不敢食。”
“兩邊戰損,當在十萬之數,皆為積年老賊也!”
王承恩描述的繪聲繪色,好似他在一旁親眼旁觀了整場大戰一般。
可實際上,這些都是他的幕僚們的代筆。
背下來了在皇帝面前表示一番。
畢竟,哄皇帝開心,方是他們這些大太監的生存之道。
崇禎皇帝果然歡喜不已,嘴角都快扯到耳根去了。
“都死絕了才好!”
這兩大賊寇,一個占據遼東多年,殺掉了不知道多少明軍,逼著大明每年投入遼餉,養著尾大不掉的關寧將門。
另外一個更可惡,搶了大明最為富庶的江南之地,還切斷了漕運。
如今京師內糧價高達斗米好幾兩!
這還是因為韃子南下沒圍城,否則更貴。
心情大好的崇禎皇帝,開了罐橘子蜜水罐頭獎勵自己。
隨口問了句“賊寇殘部何去?”
王承恩心頭一緊,面色卻是不動如山。
“當是各自潰散。”
好不容易伺候完皇爺,離開了御書房的王承恩,仰頭看向天空驕陽。
口中喃喃低語“打完了,就趕緊回去吧~~~”
上次林道過來,打完了直接回江南。
可這次,他沒走。
追擊韃子的各路兵馬逐漸返回,上繳首級俘虜,領取賞賜之后,許多兵馬攜帶大量物資奔赴山東各府縣。
清理地方士紳地主城狐社鼠打行乞丐,重建衙門,招募青壯組建正兵營,分發田地提供賑災物資。
天災是可以應對的,前提是沒有人禍。
林道打跑了外來的人禍,清理了當地的人禍,還主動尋機會給當地百姓們提供生路。
“趁著黃河決口,下游水位降低干枯。”
來到臨清州的林道,安排工作隊去各地征募民夫“發動民夫清理黃河河道淤積,加固沿河堤壩。”
黃河治水,是千百年來,每個朝代都要面對的巨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