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做大事的,視美色如無物。’
‘唯有如此人杰,方能奪取天下!’
林道一路游覽紫禁城,當然不是為了皇后嬪妃公主而來。
他是奔著崇禎皇帝來的。
不出意外的話,崇禎皇帝應該是在煤山上。
出了神武門,就是煤山。
煤山的正式名字,其實是叫做萬歲山。
這是一座堆土而成的土山。
據說是朱~棣,為了加強皇宮的軍事守備,將皇宮用煤都堆積在了萬歲山下,由此才有了煤山的稱呼。
不出意外的,韃子入關占據京城后,這里也被改了名字,叫做景山。
站在山腳下,林道囑咐身邊親衛們“上山去找找。”
親衛們領命,浩蕩上山仔細搜尋。
煤山說是山,其實就是個土堆,面積不是很大。
沒花費太多的功夫,就有親衛們下來稟報“尋著皇帝了!”
吳三桂恍然‘竟然跑到這里來了。’
他之前入宮的時候,一直以為皇帝是躲藏在了宮內。
紫禁城號稱有十萬間房舍,一間一間的搜尋之下,耗費時間很長。
而且他以為皇帝就算是想死,更大可能是投井,所以搜索了水井卻并未來搜索景山。
“呼~~~”
林道緩了口氣,邁步上前。
眾人自是跟上。
不出所料的,一顆歪脖子樹上,掛著身穿道袍的崇禎皇帝。
旁邊還有個陪吊的。
“大帥~~~”
軍士們上前將崇禎皇帝放下來,一番搜索之下,在其胸口處尋著了一份遺詔。
林道擺擺手,示意交給吳三桂“你來讀。”
吳三桂急忙接過,打開之后當眾讀了起來。
“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
讀到這里,吳三桂頓了下。
很明顯,皇帝對大臣們的怨氣很重。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遺詔很短,表達了自己不滿的同時,也是體現了自己的自責。
尤其是最后一句勿傷百姓一人,單單是這句話,就足夠托住下限了。
林道邁步上前,打量著崇禎皇帝的尸首。
沒穿龍袍而是穿的道袍。
披頭散發蓋著臉,一只腳只穿了襪子,另外一只腳干脆就是光著。
想來是接到的消息過于突然,當時必然是非常慌亂。
勤王兵馬突然作亂,攻打紫禁城。
京營大部也是跟著叛變。
最后為皇帝拼命的,只有御馬監的兵馬,以及部分錦衣衛。
御馬監兵馬拼的很兇。
若不是關寧軍的家丁們死抗,外加朱純臣的倒戈夾擊,說不得還能將吳三桂給趕出城去。
等到太監開了午門,那就一切皆休。
“我這是頂了李自成的活。”
林道挑眉,目光微凝,輕聲自語“歷史上的李自成沒能成事,反倒是丟了漢家天下。”
“我可不能干這等事來。”
“消滅外患,投身大航海時代,用劍與犁,為天下百姓尋求我們的應許之地!”
“嗯,山海經就挺合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