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總說笑了。”
披肩散發,眉目和氣,面容消瘦。
手指上戴扳指的大師,抬手端起面前小火烹著的紫砂茶壺。
“我們是做古玩鑒賞收藏的,是興趣愛好。”
“您說做舊什么的,我們不懂,也做不了。”
坐在椅子上的林道,只應了一句話。
“我加錢~”
“話說回來。”大師將茶壺放回去,轉首招呼“小王,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有貴客來要好生招待,去把柜子里那袋一萬二一斤白毫銀針拿來。”
“林總,不好意思,新招的助理不懂事,怠慢了~”
林道笑笑沒說話。
大師換上了一個新的紫砂壺,放進據說一萬多一斤的好茶。
斟上一杯茶水,端到林道的面前。
端起茶杯嗅了嗅,林道頷首“好茶。”
放下茶杯,林道開口“這么好的茶,我想買上五斤。”
“林總敞亮。”
大師豎起大拇指“古玩之中,不知林總對什么感興趣?”
“書冊絹帛。”
“哦。”大師點頭“明清?”
“商周。”
大師一口茶水噎著“商,商周?”
“這年代過于久遠,難度很大啊~~~”
“這茶挺香的,來十斤。”
大師放下茶杯,雙手交握,神色肅穆“商周多以甲骨,金文為主。”
“載體通常是龜甲獸骨,青銅器具。”
“這些東西~~~”
“不用那么麻煩。”林道干脆擺手“竹簡就行,用金文。”
“好好。”大師面上閃過一抹遺憾之色“內容呢?”
“葵花寶典。”
大師身子頓住,神色愕然。
“哈?”
靖康時空。
道君皇帝趙佶,如獲至寶般,死死盯著面前摞成一堆,滿滿歲月痕跡的竹簡。
多年的夙愿,終于是有了達成希望的這一天!
此時他的心中,已然是波濤洶涌,澎湃激蕩。
焚香沐浴,虔誠禱告。
將十卷竹簡供奉于貢臺之上。
三叩九拜行大禮后,方才鄭重其事的膝行上前,雙手捧起了一卷。
緩緩打開,瞪眼。
看不懂
“沒錯的。”
“修仙求長生之法,豈能隨意觀摩。”
“快,詔諸翰林學士舍人來~~~”
翰林學士之中,有不少是走關系鍍金的。
不過有真本事的必然也有,否則工作沒辦法干。
很快就有人認出,這些竹簡上寫著的是上古金文。
金文并非金人文字,而是流行于商周時期的一種文字。
通常都是青銅器上的銘文,因此也叫鐘鼎文。
秦始皇書同文之后,方才逐漸沒落。
“快,快念~~~”
此時趙佶的心情,比那十八歲的小伙子,第一次在水簾洞外探頭探腦的還要焦急迫切,頭皮發麻要瘋的那種。
翰林學士捧著竹簡,一字一句的斟酌。
“葵花~寶典~”
一旁的幾位翰林學士,心頭古怪‘莫不是說的冬葵?’
‘冬葵之花甚小,毫不起眼~’
“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座下~”
“夾龍山~飛云洞~”
“懼留孫佛親傳弟子~”
“五府星君之土府星君土行孫傳著~”
開頭的時候,趙佶聽的是熱血沸騰。
一上來就是玉清圣境虛無自然元始天尊,這可是三清最高神!
后來落至懼留孫佛,倒也不差。
佛本是道嘛。
可到最后,怎么就成土行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