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開飛猛將,馬到破樓蘭。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自唐起,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們,都在不斷表達覆滅樓蘭的期盼。
西域各國何止數十,唯獨只有樓蘭有這個待遇。
至于原因,一如男人功成名就后,懷念曾經得不到的白月光。
因為唐軍開始滅國無數的時候,樓蘭沒了。
漢時的樓蘭曾經輝煌過,號稱西域七強國之一。
可到了唐初的時候,就只剩下了一座破城,隨時會被風沙淹沒的破城。
“這什么鬼地方?”
策馬而來的李二鳳,環顧四周,入目所見皆是荒蕪。
天上無鳥飛,地上無走獸。
遍地都是風沙,干裂的土地望之觸目驚心。
他再度詢問“子厚兄,為何要來此處。”
“因為這里就快亡國了。”
林道感慨“環境惡化,導致風沙侵襲,孔雀河斷流切斷了水源。要不了幾年,這里就將徹底消失。”
歷史上的樓蘭國,最終是在貞觀四年消失的。
算算時間,也是沒幾年了。
后人之所以對樓蘭念念不忘,在于這個小國多次挑釁中土,多次殺害漢使。
大唐以強漢繼承者自居,為漢復仇是天然的正確。
大軍正式出兵光復西域的時候,曾經很有名,多次挑釁強漢卻沒被滅國的樓蘭,很自然的就成為宣泄怒火,打響名頭的目標。
然而結果卻是,輿論聲勢已經造出去了,大軍都已經出發。
可作為目標的樓蘭,卻是在唐軍抵達之前滅亡了。
蓄力一拳打了個空,心中的遺憾可想而知。
這份遺憾,在往后的歲月里,化為筆尖上的記載,用筆尖來彌補沒能親自滅其國的遺憾。
的確是遺憾。
畢竟就算是大唐的國力再強,也沒辦法去消滅一個已經覆滅的國家。
李二鳳還是不解,不過他相信林道。
龐大的唐軍隊伍,沿著風沙邊緣的干枯河道前行。
最終抵達了最后的樓蘭城。
“這里竟然還有人?”
李二鳳再度驚嘆“這些人,是怎么活下來的?”
掃了眼那些驚慌失措往城里跑的樓蘭人,林道難得耐心的為他解釋。
“曾經的樓蘭國,建立在羅布泊岸邊。”
“三百年前的羅布泊,那可是號稱羅布海的。”
“水草豐美,農業漁獵畜牧業都很發達。”
“可之后的三百年,氣候變化降水線南移導致降雨量大減,致使湖水補充趕不上蒸發,尤其是孔雀河等河流斷流后,更是蒸發速度劇增,湖泊面積急速縮小。”
林道抬手指著遠處那座,城墻四四方方的小城。
“沒有了水,就沒有了一切。”
“他們也不過是在苦熬著罷了。”
關于樓蘭的滅亡,說法很多。
排除沒有記載的戰爭滅國,唯一的可能就是自然環境的變化。
沒有了水,滅亡也就是理所當然。
“陛下你看。”
隨軍的宇文士及,伸手指向不遠處的田地“那邊還有田。”
李二鳳沒急著進那破城,而是策馬去了田邊。
這邊的田地不大,也就幾百上千畝,與中土來說不值一提。
李二鳳卻是看的仔細,甚至策馬來到了田地盡頭的水源查看。
一塊只有方圓數里的湖泊。
說湖泊過分了,應該是小水塘,估摸著最深的地方也只能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