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
施耐庵主動開口“去往興化,最近的路就是從潁州出發,走安豐路入揚州路再入高郵府,最多二十余日即可抵達興化。”
這邊杜遵道,當即開口反駁。
“肇瑞兄所言,某不敢茍同。”
施耐庵當即行禮“請指教。”
“走此路,有官道可行,的確是便捷。”
“可揚州路的南邊,過了江就是集慶(南京),北邊則是瀘泗等地,皆有大批元軍駐扎。”
“且,揚州路河網縱橫,并不利于大軍行動。”
“一旦為元軍拖住,恐有不測。”
“這~”施耐庵略做沉思“兄有何高見?”
“明王~”
杜遵道向著林道行禮“下官覺得,當走歸德府過徐州,自徐州南下淮安路,再入高郵府。”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繞行高郵湖,還可途經治河地,招攬河工。”
“可這繞行太遠了。”施耐庵反對“路程太遠,恐糧草不濟,生出諸多變故。”
一旁的鄭成功,忍不住的問道“明王,為什么一定要去高郵府啊?”
他是個單身漢,可畢竟也是潁州人。
反元就在潁州反唄,何必千里迢迢的跑去高郵府。
“你可知。”林道望著他詢問“元廷為何要治水修河?”
這話問的鄭成功有些愣神“這~是為了治水患?”
“哈哈哈哈~~~”
施耐庵與杜遵道皆笑。
他們幫忙解釋“蒙兀人掠奪天下數十載,期間黃河多次決口,年年都有水患。”
“之前為何不修?如今經濟崩潰財政困難了,反倒是要修?”
“那是因為,他們需要江南的錢糧,用來維持運轉,供應他們繼續奢侈的生活。”
“以前都是用海運,來運送江南的財貨物資。”
“可是現在,海運荒廢之后,就只能是走漕運。”
“高郵府,就卡在大運河上。”
“拿下了高郵府,就切斷了元廷的血管,讓他們沒辦法吸血來鎮壓我等。”
杜遵道補充“而且,高郵府距離江南很近。”
“江南之地,財富聚集,糧食產量頗豐,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拿下了高郵府,隨時可以大軍南下,渡江奪取江南。”
“有了江南,就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本。”
“至于說留在潁州發展。”
“不是說不行,而是這邊貧苦啊~”
“錢糧軍資不夠,是養不活大軍的。”
經過多年的開發,尤其是南宋一百多年的開發,江南已經成為了整個天下最為富庶的地方。
錢,糧,布,鹽,鐵,各種物資極大豐富。
再加上人力資源,這就是根基之地。
去高郵府,一為打擊元廷,斷絕他們掠奪財富物資的通道。
二為將來做準備,為奪取江南做準備。
畢竟從高郵府南下,過了揚州就是江南。
潁州這里,太遠了。
話題很快回到了行軍路線上。
一番爭論下來,誰都說服不了誰,最終都是看向了林道。
“請明王決斷~~~”
林道低頭,盯著地圖看。
他的目光,從潁州一路向東,看到了隔壁的安豐路。
抬起手,手指按在了上面的一地。
“先去這里。”
眾人皆是好奇的看過去,見著明王點著的地方,名喚濠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