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
林道的手臂下壓“不動。”
頂盔貫甲的施耐庵,提議用火龍,也就是燃燒瓶對付沖上來的元軍。
卻為林道所拒絕。
望著城外結陣而來的兵馬,林道搖頭“兵甲不錯,陣列也較為齊整。”
“可看旗號,還是漢軍。”
“我要打的,不是這些炮灰。”
炮灰殺的再多也沒用,蒙兀人可以隨時拉起更多的炮灰。
只有直擊核心,大量消滅蒙兀人與色目人的有生力量,才能真正的重創他們。
所以之前的戰斗,紅巾軍一直都是收著打。
燃燒瓶,加特林都是留著對付蒙兀人的。
在蒙兀人的主力上來之前,他不會動用。
成千上萬的地主武裝,潮水一般涌上了尸首與麻袋鋪就的斜土坡。
最前排的那些,甚至都舉著鐵盾,身穿鐵甲。
地主武裝有錢糧,能夠武裝起自己的核心兵馬。
他們的待遇也不錯,至少不會缺了吃食。
其戰斗力與士氣,自是遠高于漢軍。
孛羅帖木兒向他們允諾,只要能破城,就為他們記首功。
不但能獲得屠城的資格,還將為他們提供包括鐵甲在內的眾多物資補給。
明晃晃的好處就在眼前,這些地主武裝也是鼓起了戰斗意志。
弓弩的作用不大,射在盾牌上悶聲作響。
走在最前邊的,都是地主武裝之中的亡命徒。
他們盯著越來越近的城墻,目光之中滿是渴望之色。
先登之功!
官職,財貨,美人!
亂世之中,就要憑借自己手中的刀槍,拼殺出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榮華富貴!
他們的呼吸急促,正打算直接沖擊城墻的時候,眼前的一眾垛口中,卻是探出來了成排的槍口。
許多地主武裝的勇士,呼吸都為之一頓。
他們可是太清楚不過,這些東西的威力了!
因為韃子的倒行逆施,使得中土被冠上了愚昧的帽子。
可實際上,早在元末明初的時候,中土就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也是規模最大的火器。
無論是槍械還是火炮,都是最先出現在中土。
歷史上的明軍,其實就是一支半火器化的軍團。
可惜韃子出現了
‘砰砰砰~~~’
密集的槍聲響起,火光伴隨著硝煙,籠罩了各處垛口。
已經是近在咫尺的地主武裝,瞬間就是倒下了一排。
火銃兵們使用的,都是林道帶來的燧發槍。
槍管甚至都是無縫鋼管做的。
其威力比起這個時代的土槍來說,提升了何止十倍。
后排的軍士回過神來怒吼“重新裝填至少需要一盞茶的功夫,沖過去!”
眾人吶喊著,踩著同伴的身軀再度前撲。
可下一刻,又是一排槍管伸出了垛口。
‘砰砰砰~~~’
被打倒在地的軍士們,到死都沒能想明白,紅巾賊的火銃,為何能打的這么快?!
原因很簡單,三段射擊。
火銃兵們分成幾排,輪流上前射擊,維持火力密度。
憑借血氣之勇沖上來的地主武裝,很快就成為了這座斜坡新的成分。
連續不斷的射擊之下,只有少部分人沖到了城墻邊,旋即就被守軍捅死砍死砸死。
“殺!”
孛羅帖木兒平靜下令,斬殺了潰退回來的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