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挪用,視為胡虜處置。
“那就從儲備糧里調用。”
林道這是在攤派,他在至正時空里即將渡江光復江南。
救濟當地百姓的糧食,那是必不可少的。
王猛沒有硬頂,而是開始細數當年沒糧食的時候,百姓們的日子是何等的苦難云云。
他不清楚林道要將糧食送去哪兒,卻是明白這些糧食弄走了可就回不來了。
雖說天下安定之后,糧食產量越來越多。
可之前諸胡大亂之時,實在是被餓怕了。
身為大管家,王猛只想儲備更多的物資,讓林道運來更多的物資,而且盡量少的往外掏。
一番討價還價,最終約定從儲備糧之中,調用二十五萬石的糧食。
之后林道又去了崇禎時空與靖康時空調糧食。
靖康時空里,在林道提供的醫療資源,以及大好形勢之下,依舊活蹦亂跳的宗澤,比王猛還吝嗇,最終給林道來了個對半砍。
至于崇禎時空,沒有強勢的丞相人物,林道安排的是大內閣制,對他的制約非常小。
調用的上百萬石糧食,順利安排下去。
再加上從現代世界購買的物資,渡江大戰已經籌備妥當。
大軍渡江之前,李善長再度前來議事。
不過這次不是來告狀的。
“明王。”
面帶歡喜之色的李善長,拿出了一摞書信遞給鄭成功。
“下屬已聯絡對岸,有不少人愿投效明王。”
“他們愿開城門為內應,協助明王穩定各地局面。”
“還籌備了一批物資,以供軍用。”
打開檢查之后的信件,林道心中恍然。
‘這就是李善長的爭。’
毫無疑問,說降敵軍也是一種軍功。
林道沒有急著回應,而是默默翻看書信,尤其關注落款簽名與花押。
這些書信之中,有集慶路各地的文武官佐,當然都是漢軍。
李善長可不傻,林道已經表明傾向了,不可能再去拉攏蒙兀色目人。
還有就是,江南之地的一些大戶與書香門第。
“你是怎么聯絡上的?”
林道大為好奇的敲著厚厚的書信“你這能力也太強了吧。”
他是真的奇怪了,李善長是怎么跟江南的那些人勾連上的。
這個時代,可沒有手機無線網絡
在林道的面前,李善長并未隱瞞,直接和盤托出。
“是借著明王的威名。”
“高郵城一戰,明王威名天下皆知。”
“江東震撼,人心浮動。”
“臣以商賈使信,收者無不應允,且主動聯絡更多人,意圖投效明王。”
高郵城之戰所帶來的劇烈漣漪,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迅速擴散。
之前許多人,只當紅巾軍是曇花一現。
可高郵城之戰后,哪怕是最鐵桿的人,也都知道元廷不行了。
十幾萬的戰兵啊,能打的野戰軍團主力,一戰盡沒!
脫脫丞相啊,大元實質上的掌權者,腦袋都沒了!
雖說大元還有百萬大軍,可能打的已經沒多少了。
至于朝廷之中,更是一片混亂。
皇帝,奇皇后,皇太子,權臣,軍閥,銀僧輪番登場內斗,亂的是一塌糊涂。
一戰之后,未來的大勢逐漸明朗起來。
正因如此,李善長的拉攏方能如此順利。
至于幫忙送信聯絡的商賈
就在紅巾軍大營不遠處,就有熱鬧的商賈集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