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接戰的,是兩邊的游騎斥候。
他們從兩邊列陣靠近就開始廝殺,一直殺到相距二里地左右。
隨著急促的鼓聲響起,之前還在拼命的游騎斥候,紛紛拋棄各自的對手,打馬逃竄。
大陣逐漸靠近,最先出手的就是弓弩。
繼續留在兩陣之間,會遭到弓弩箭雨的無情覆蓋。
后周軍已經快馬通知了皇帝郭榮,后續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
因此,前鋒各部兵馬齊出,士氣高漲。
北漢那邊,劉崇卻并不知道周軍主力正在趕來,決心先行打垮周軍的前鋒。
手里拿著韁繩的林道,站在馬兒身邊輕撫它的脖子。
遠處的隆隆戰鼓聲與喊殺聲不斷傳來,讓人熱血沸騰。
“別急。”
手里拿著望遠鏡的林道,輕輕拍著馬兒的脖子,安撫不斷甩響鼻,明顯興奮起來的戰馬“有咱們沖鋒的時候。”
他身邊的騎兵,全都是坐在地上保存體力。
見著林道站在那兒觀察戰場,有人心頭嗤笑‘小小十將而已,站著跟個都指揮使似的關心戰場變化,還真以為自己是將了。’
唐末的時候,十將的地位很高,甚至能指揮一個千人的都。
可百年時光匆匆,十將的地位也隨著都一起衰落,現在成了個毫不起眼的低階軍官。
回頭看了眼馬軍所部的駐扎地,千余騎兵基本上都是坐著休息。
畢竟廝殺的時候,多一分力氣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站著看,騎馬看的都是高級軍官。
就像是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就在距離林道數十步之外的地方,騎在馬上觀察戰場。
林道沒有馱馬與騎乘馬,不愿意浪費戰馬的力氣,就只能是站著看。
以他豐富的戰場經驗來看,周軍的步卒大陣略占優勢,可優勢并不明顯。
真正優勢的地方在于,周軍有著一千多的騎兵,而對面的北漢騎兵只有幾百。
支援北漢的契丹人還在潞州,他們在騎兵方面的劣勢,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差不多了。”
林道低聲自語“大陣激戰焦灼,是時候放出勝負手了。”
‘嗚~~~’
不出林道所料,號角聲響起,周軍騎卒們紛紛起身做準備。
林道取出了加鹽豆餅做的精料,還打了個雞蛋倒進去,喂給戰馬。
待到戰馬吃光,又取出了水囊喂水。
各部周軍騎兵,基本上都是如此。
區別就在于精料的份量與質量,大部分的騎卒都沒雞蛋。
畢竟戰亂時代里,能果腹的粗糧都是難尋,更別說是雞蛋這等奢侈品了。
號聲再起,各部騎兵紛紛翻身上馬。
全身披掛的林道,只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
他已經很久沒有親自上場了,人喊馬嘶,煙塵繚繞的戰場,讓他熱血沸騰。
至于說林道為何如此勇猛。
除了精良裝備帶來的信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察覺到每次夢到在道場聽課之后,身體就好似更加強橫一些。
這等磅礴的力量感,給予了他無窮的勇氣。
將復合滑輪弓掛在馬背上,合金鋼打造的破甲直刀跨在腰畔,雙手握著一柄足有三米多長的長管重錘。
身為十將,他的后背上還背著一桿靠旗,上面繡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龍。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他在現代世界訂購的產品。
至于之前發放的那些,壓根就不用。
“我的優勢是力氣大,身體好,沖擊力強,持久力強橫。”
“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無需去追求什么槍法刀法的。”
他手中的重錘,管身是無縫鋼管,手持部分有機器拉出來的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