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武夫們雖然粗鄙,卻也講究規矩。
媒人的身份越高,自然也是越有面子。
林道心頭微微思索,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是打著我消炎藥的主意~’
幾乎必死的病癥,卻是藥到病除。
對于已經年過七旬的馮道來說,這種好東西自然是越多越好。
向林道釋放善意,待到下次再快病死的時候,也好開口索要神藥。
老狐貍與小狐貍的短暫交手宣告結束,兩邊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之后,就是按照約定辦事。
馮道出面借了一大筆的財貨絹帛,供給柴榮發放滅北漢的大規模賞賜。
之后他向各地發放公文,要求各地大寺的主持大德們,來汴州城舉行法會,推薦大僧錄。
大僧錄是佛門俗世最高職務,有著很大的利益牽扯。
雖然各地有不少的主持大德收到了禁佛的風聲,可大僧錄牽扯的利益太大,必須來爭奪。
而且有馮道的面子在,許多主持與大德,都認為頂多就是出點錢的事情。
各地大寺的主持與大德們,紛紛趕路前來汴州的時候,林道這邊也快走完了三書六禮四聘五金的流程。
之后就是選個黃道吉日,八抬大轎十里紅妝。
三媒六聘,聘的是大家閨秀。
八抬大轎,抬的是完璧之身。
小仙女們只認可一半的傳統美德,索要禮金那叫一個歇斯底里。
可后面的大家閨秀與完璧之身,又有幾人能做到?
正所謂道德淪喪,無外乎是。
別搞錯了關系,因為是大家閨秀,因為是完璧之身,所以才會有三媒六聘與八抬大轎。
沒有這些,一頂粉色小轎子,黃昏的時候從小門抬進院子就已經是最高規格。
林道成親的經驗豐富,熟練的走著所有流程。
這邊訂好了宜嫁娶的黃道吉日,那邊來自各地的大寺主持與大德們,也基本上都抵達了汴州城。
他們都住在大相國寺內。
大相國寺的位置,本是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府邸。
北齊年間建為寺院,初名建國寺。
到了唐睿宗時期,他因自己以相王的身份登基為帝,出內帑擴建了建國寺,且親筆御書‘大相國寺’之名。
從此之后,這里就成為了名聲極為響亮的大相國寺。
來自各地的主持大德數百上千之眾,云集于此。
這些人都是來自大寺,普通的小寺小廟,壓根沒資格來汴州參與推薦。
和尚們互相拉幫結派索要推薦票的時候,林道卻是帶兵將整個大相國寺都給圍了起來。
“入寺,抓人。”
騎著馬的林道揮手“留活口審問。”
費時費力的將這些人弄來汴州,當然不是簡單的砍了光頭。
是為了抓住他們,審問私藏的錢糧財貨藏哪兒了。
直接入寺搜查,只能弄到明面上的財富。
只有上十大酷刑,才能審問出來,龐大的隱藏財富。
十余名甲士,抱著撞木沖向了大相國寺的朱漆大門。
轟隆聲響中,大門被撞開。
大批軍士魚貫而入。
沒有廢話,見著是光頭的,全都打趴下了捆起來帶走。
光頭們喊冤,念佛號,恐嚇軍士們說佛祖會降罪,乃至于喊亞美爹。
全都沒用。
整個大相國寺被封鎖,一寸寸的搜查蹤跡,那是一個都不放過。
之后,就是審訊時間。
“我曾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