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林道略作沉思,旋即有了決斷“為了補償沒能兌現的諾言,就封李從嘉為侍奉官,領一份俸祿,從此安心生活就是。”
李煜與趙佶一樣,屬于那種藝術天分極高的人,有三四層樓那么高。
可卻不適合當皇帝。
相比起導致亡國滅種的趙佶,李煜明顯更加讓人同情。
尤其是他與大小周后的故事
想到這里,林道若有所思。
大軍入城,沿途皆是拜服的百姓。
這個混亂的時代里,屠城那是稀松平常之事。
就算是不屠城,也常有人被隨意抓走,當做菜人擺上案板。
如此恐怖的生存環境之下,誰能不懼?
好在林道沒有屠城,也未曾當街抓人去做菜。
他出安民告示,表示天下即將平定,以往種種人間慘劇,不會再出現。
之后林道依次面試南唐文武。
有才有德之人,酌情予以安置。
才德兼備者,委以重任。
有德無才者,多以清閑衙門安置。
有才無德者,遠派邊遠之地安置。
無才又無德者,自然是回家吃自己去吧。
林道選人,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那就是不能為江左地方豪強出身。
他要習慣性的清理各地豪強,自然不會留下豪強出身的為官。
北方的情況好太多。
各地藩鎮連年混戰,幾個朝代輪番交替,還有遼國契丹人不斷打草谷。
打草谷就是搶劫,搶劫的時候當然是優先選擇有錢有糧的豪強下手。
正因如此,安史之亂之后的北方豪強,幾乎被一掃而空。
南方的情況就差太多。
這邊戰斗不多,也沒那么激烈。
導致地方豪強不斷做大,與佛門互相勾結之下,形成了強大的地方勢力。
歷史上的宋朝,總計一百三十七名宰相,其中來自江南的就多達七十三人,其余官吏同樣規模龐大。
他們兼并土地,肆意掠奪民脂民膏,導致了包括方臘起義在內的眾多起義。
宋末之時,更是與忽必烈商議妥當,以出賣趙宋為代價,換來了包稅制的優待。
之后到了明朝更是變本加厲,又弄死了明朝。
一直等到滿清入關,方才用屠刀教會了他們如何交稅。
想到這些,林道決意從源頭上一刀切。
他不管豪強們之中是否有人是冤枉的
能成為地方豪強的,哪有被冤枉的,一個個都是巧取豪奪起家。
使用開國兵鋒,將這些地方豪強徹底鏟除。
不將這些毒瘤鏟除,后續許多事情都無法展開。
一如現代世界里的印度。
想要搞大型基建,土地卻是掌握在地方豪強手中。
沒他們的同意就干不了。
想要他們同意,就得分潤好處,就得給優待等等。
所以說,必須除掉。
分派兵馬,去往南唐各處接收州縣的同時,這些兵馬也擔負著使命。
清理當地豪強,繳獲的財貨物資,軍士們與林道對半分。
而林道則是坐鎮金陵城,指揮的同時點選人才。
這一日,林道召見了患病之中的南唐司徒周宗。
一番閑聊之后,林道詢問。
“聽聞你的女兒周娥皇,與李從嘉已有婚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