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眷則是捆好了送走。
婢女仆役佃戶護院什么的,也是區別對待。
像是護院什么的,同樣是直接處置掉。
佃戶則是登記造冊,之后會交給地方衙門審查。
沒什么惡行,會被放還回家,還可以參與之后的分田分地,以及抽簽遷徙等。
婢女之類多是分發有功之臣,仆役則是送往各處礦山挖礦。
清點好的財貨,裝上大車運送回營。
自有隨軍商人們出面收購各類物資。
待到所有款項結清,參與行動的御前班直,按照林道之前的承諾拿到了其中的一半。
這也讓其余各部,看的是眼熱不已。
林道這里,在短暫休整,且確定短期內不會再有連續大雨之后,再度開始進軍。
他一戰覆滅遼國南院精銳,且斬殺了南京(燕京)留守的戰果開始發酵。
前鋒楊業所部抵達乾寧軍,當地刺史立刻舉城投降。
又兩日,前鋒大軍抵達獨流口(靜海)守軍又降。
轉日抵達益津關(霸縣)守軍再降。
隨后各部北伐兵馬水陸并進,連下瓦橋關,淤口關以及莫州,瀛州等地,幾乎都是兵不血刃的直接迎來投降。
這些地方的守軍,之所以如此輕易投降。
一方面是南京留守,兵馬都總管的蕭思溫戰敗,讓守軍守將感受到了大勢所趨。
還有一方面就是,這些守將都是漢兒。
如今距離石敬瑭割讓燕云十六州,不過區區二十年而已。
當地百姓依舊牢記大唐的威風,對于屈從胡虜很是不滿。
再加上契丹人壓榨無度,引來民怨沸騰。
中土的大軍開過來,當然是熱烈歡迎,能降就降。
若是時間長了,等到現在的這些人都死光了,新生的孩子們都當自己是遼人,想要收復的難度就會劇增。
就像是宋朝的使者來到燕京的時候,見到的當地漢兒,許多人都已經換上了契丹人的發式與裝扮。
若是等到明初的時候北伐,那就已經是相隔了五百年
五百年啊,大圣都刑滿釋放了。
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幾乎成為了兩個不同的種族,不得不以遷都的方式來強行融合。
所以說,林道現在動兵北伐,正是好時機。
各部兵馬齊頭并進,接連奪取了固安,易州等地,兵鋒直指燕京城。
此時遼主耶律述律,方才聚集起來各部落人馬,進抵燕京附近。
毫無疑問,一場決定兩個國家命運的決戰,即將在燕京爆發。
瓦橋關,林道大營。
附近有一高臺,林道策馬而去,登上了高臺環顧四周。
這里一馬平川,入目所及皆是田地河流與村鎮。
“張飛的老家。”
林道笑言“就是不知,這里的屠戶們是否還有張飛的本事。”
古代屠戶其實是很好的兵源。
他們常年宰殺牲畜,心性沉穩不懼戰場上的殘酷環境。
同時常年揮刀,捆綁壓制牲畜,同樣有著力氣,身形與刀法在身。
有了這些前置條件,上了戰場的表現,自然是優于那些種田出身的。
諸將皆笑,附言打趣氣氛融融。
所有人都認為此戰必勝,自然是士氣高漲,歡聲笑語。
很快有御前班直來稟報“有附近村鎮父老,牽牛持酒來進獻~”
林道目光微微閃爍,喚來了當地父老。
見面第一句就是“此地何名?”
父老回言“此地名喚病龍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