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拎著包裹的林道,隨手將包裹扔了過來。
看著滾到腳畔的包裹,眾人紛紛后退。
還是身為武將的丁奉膽子大,上前打開了包裹。
“潘將軍?!”
“征北將軍?!”
見著包裹里潘璋的首級,東吳眾人皆是大驚。
這邊孫權心頭一沉。
卻還是強撐著再度詢問“敢問尊駕,可是相助蜀國破魏的神人?”
看看那被轟碎了的城墻,孫權算是明白為何魏國連戰連敗了。
面甲后的林道,擺了擺手,嗡聲回應。
“別問了,沒用。”
“我已經選定蜀漢一統天下,結束亂世。”
“你們沒機會的。”
孫權大怒!
是真的怒,泛紅的胡須都在顫抖的那種。
他不顧危險,上前一步厲聲喝問。
“這是為何?!”
“我大吳,哪里差了!?”
林道平靜解釋“身逢亂世,爾等放棄逐鹿中原之心,選擇了茍且偷安。”
“在曹劉之間反復投機,內部文臣畏戰妥協只求偏安。”
“在咱們中土這兒,求偏安者,哪怕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為人所不齒。”
“這也罷了,畢竟人各有志。”
“可你們背棄盟約,偷襲荊州。”
“白衣渡江殺害關羽,道德淪喪毫無底線。”
“爾等鼠輩,有什么資格得我相助?”
“我若助力爾等得天下,不過是從偏安江東,轉成了偏安天下。”
“你們這等小人鼠輩,沒資格得我相助。”
“真是丟盡了楚霸王,小霸王的臉面!”
毫無疑問,這等說法無論是孫權,還是江東一眾文武們都是無法接受。
他們不承認自己偏安,表示自己連年北伐,與曹魏大戰不絕,何來偏安一說。
至于背刺盟友,那也是劉備違約在前。
說好了借荊州的,怎能一借不還~
那劉備原本不過是我大吳的預備役大都督,卻是奪了大吳的荊州自立。
換作是誰,也不能容他!
與三國演義里不一樣的是,劉備在荊州之前,都是以雇傭兵的身份登場。
幫著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等人打仗。
投靠劉表之后,也是如此。
赤壁之戰前,說是孫劉結盟,可實際上是以雇傭兵的身份幫東吳打仗。
當時東吳上下,都是將劉備當做是周瑜的接班人,其位序甚至在魯肅之前。
只不過后來劉備自立,事業也是越做越大方才引來了東吳的背刺。
面對江東諸人的激動反駁,林道卻只是擺擺手。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今日除非爾等能請來曲阿小將救場,否則唯死而已。”
孫策攻打江東的時候,曾經與太史慈單挑大戰。
而他當時身邊帶著江東十二虎臣,可太史慈身邊卻是只有一個曲阿小將。
這位曲阿小將,以一己之力攔截了十二虎臣近半個時辰之久,保障了太史慈的單挑。
如此戰力,堪稱三國天花板。
估摸著只有楚霸王復生,才能有此實力。
林道轉身回到了鋼鐵巨獸之中。
發動機轟鳴聲再起,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孫權等人。
“今日,我為江東子弟正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