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朝堂仿佛變成了一座戲臺,你方唱罷我登場。
赫連燃哽咽道:“兒臣愿以死謝罪,但請父皇收回攻打大夏的命令。”
赫連海海癱坐在龍椅之上,嗤笑道:“以死謝罪?你怎么可能舍得死呢,你做了這么多事,不都是為了取代我的位置?”
“兒臣無言自辯,唯有一死以報皇恩。”朝堂之上不允許佩戴刀兵入內,可赫連燃乃是修行中人,當即用靈氣在掌心凝聚出一柄利刃,直接刺向自己心口。
所幸身邊有位大臣眼疾手快,立刻一把將其按住,大聲喊道:“都愣著干什么,看太子自盡于此嗎?!”
周圍的人如夢初醒,紛紛將赫連燃里三層外三層圍了起來,生怕他再做出什么驚人之舉。
方才出言質問皇帝的老臣,乃是赫連海海安排。此刻他看著眼前陌生無比的兒子,猜到此情此景,也是太子刻意安排。
赫連燃看似自盡之意已決,實則身邊的那位大臣早有準備,等他動手便會立刻阻攔。
以此給所有人造成一種“太子寧可一死”的印象。
如今在這朝堂,只有赫連家兩父子知道鹿紫薇死亡的“真相”,偏偏還要在一群人面前比拼演技。
有臣子為赫連燃辯解道:“太子為何要出手殺害國師大人?你明明說她有恩于你,難不成是有人背后指使你做了此事?!”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眼觀鼻鼻觀心,不敢輕易表態。
誰都不是傻子,當然知道就算給太子幾個膽子,他也不敢擅自出手殺害國師。
可如果真是皇帝指使太子做了此事,那他之前的所作所為又算什么?將所有大臣當成傻子糊弄,只為了同意他出兵攻打大夏嗎?
赫連燃堅定道:“全是我一人所為,與他人絕無干系。”
到了這種時候,他竟然仍在維護父皇。
大臣勸道:“國師犧牲自己,乃是為了成全皇權,卻不是為了讓當今皇上大施暴政!”
“放肆,你怎可如此議論陛下!”
“可如果國師之死與大夏無關,我們又該如何,連為她報仇雪恨都找不到罪魁禍首。”
赫連海海輕閉雙眼,不再去看下方的一片混亂。
此時皇帝、東宮以及國師三股勢力已經吵得不可開交。
這群人心里跟明鏡一樣,早就把事情始末梳理得清清楚楚。
皇帝命令太子去殺國師,以此逼迫東宮站隊,事成之后還可用它要挾太子。
然而國師大義,乃是自盡,還留下了不可攻打大夏的遺言。因此太子為了成全國師,打算獨自攬下殺害國師的罪名,只要皇帝愿意與大夏和平相處。
由此看來,皇帝的所作所為稱得上一句“狼心狗肺”,如此迫害自己的兒子,暗算對大炎既有功勞又有苦勞的國師。
幸好太子的脾氣與皇帝截然不同,他寧可一死成全皇帝名聲,可見是個重情重義的性子。
朝中百官也都是人,得知國師死于大夏或是死于皇帝之手,心中想法簡直天壤之別。
誰愿意伺候一個喜怒無常,連有功之臣也不放在眼里的暴君?
鹿紫薇說的不錯,這場戲赫連燃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