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趙煦在城外迷失方向,差點被淹死的事,當時在場的人不少,但沒人敢提,這終究有損官家光輝偉岸的形象。
當然,趙孝騫救了趙煦的事,更是無人得知。
只不過明眼人看得出來,趙煦歸來后,對趙孝騫的態度愈見親密,每次見到趙孝騫時表情都不一樣,那是發自內心的一種不假掩飾的信任。
更具體的表現是,當朝廷開始恢復運轉后,趙煦每次召集群臣議事,都讓趙孝騫參與旁聽。
這般舉動引發了許多朝臣的不滿,畢竟趙孝騫的官職是皇城司勾當公事,區區一個正七品官銜,根本沒資格談論國事,連聽都沒資格聽。
趙煦卻對朝臣的參劾和抗議充耳不聞,仍舊每日堅持讓趙孝騫旁聽,搞得趙孝騫左右為難,他是真沒興趣聽什么國事,有這點時間去找狄瑩聊聊天,調調情不好嗎?
現在趙煦要抬舉他,朝臣要參劾他,趙孝騫里外不是人。
于是趙孝騫果斷決定摸魚,君臣商議國事時要么找借口不去,要么站在趙煦旁邊呵欠連天。
趙煦對趙孝騫這種給臉不要臉的行為表示氣憤卻無可奈何,只好揮手讓他滾了。
出了營帳,趙孝騫像鳥兒一樣自由,腳步都歡快了許多。
趙顥與趙孝騫早已會合,他的營帳也在大營里。
后來趙孝騫帶著馮氏歸來,趙顥與馮氏這對離異多年的夫妻終于見了面。
遺憾的是,昔日的夫妻見面并不愉快,雙方都冷著臉,或是對對方視而不見,完全沒有藕斷絲連幽怨難舍的狗血情節。
中年夫妻離異,那叫慧劍斬情絲,斷得非常徹底,重逢不過是相看兩厭,比活吞了蒼蠅還惡心。
趙孝騫站在二人面前,都張不開嘴調節氣氛,看到夫妻如此僵冷的關系,作為兒子,趙孝騫決定待雙親百年后,把他倆一個埋南極,一個埋北極,就是盡了最大的孝道了。
事實上,趙孝騫也是這么干的。
趙顥的營帳在大營的中間靠北的方向,于是趙孝騫把他母親馮氏的營帳安排到大營的南邊,二人的營帳相隔三里路。
夫妻倆夜半無眠意難平,想要抄刀殺了對方時,大約要沖破大營內禁軍的三道防線,三道!
當兒子的做到這個地步,趙孝騫覺得后人應該給自己立個碑,作為第二十五孝的標桿模范,供后人憑吊瞻仰,以及毫無底線的贊頌。
安排了馮氏的食宿后,趙孝騫又找了幾名王府丫鬟貼身侍候她,然后趙孝騫進了趙顥的營帳。
趙顥的營帳頗為整潔,不是他愛干凈,主要是隨身帶著十幾房侍妾,專門貼身侍候他。
見趙孝騫進了營帳,帳內幾名侍妾紛紛后退行禮,不敢仰視。
楚王世子在王府里一直是無敵的存在,地位與楚王平齊,如今世子更是名滿汴京,本事大得出奇,又有圣眷官職在身,趙顥的侍妾們對趙孝騫愈發敬畏了。
趙孝騫頷首與她們招呼示意,帳內的趙顥笑著剛要說話,卻見趙孝騫根本沒搭理他,徑自走向角落里的一堆大大小小的箱子。
趙顥的臉色頓時變了。
大大小小的箱子里都是銀子和珠寶,楚王府值錢的東西都在這里了,這小子沖著錢來,究竟要干啥?
身材肥碩的趙顥此時無比矯健,一個健步沖上前,整個人趴在箱子上。
“這些都是為父的命根子,你要作甚?”趙顥驚急道。
“父王莫鬧!孩兒要錢有用。”趙孝騫不耐煩的語氣,像個賭輸了急著翻本的敗家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