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無禮的是他,但丟臉的卻是遼國君臣。
就在黃楨準備奮筆疾書時,遼使終于慌了。
“慢,且慢!”
趙孝騫瞇眼看著他:“貴使有何見教?”
遼使二話不說,動作利落干脆地翻身下馬,他后面的百余使團成員也跟著紛紛下馬。
大步走到趙孝騫面前,遼使非常標準的中原長揖行禮。
“遼國使臣蕭光敬,拜見宋國正使閣下。”
禮節周到,動作標準,表情特別乖巧。
“正使閣下,剛才是一點小小誤會,是蕭某孟浪了,還請正使勿怪罪。”蕭光敬的笑容很僵硬,但有一種強迫后的可愛。
趙孝騫也笑了。
還是那句話,你什么態度,我就什么態度,公平對等,半斤八兩。
“你看,你們遼人還是會說人話的嘛,剛才何必鬧得那么不愉快呢。”趙孝騫迅速換上一臉親切的微笑。
蕭光敬臉色又氣黑了,但此時的氣勢已弱了一大截,終究不敢計較,忍氣吞聲地陪笑了幾聲。
大宋的官員此時的沉默震耳欲聾。
誰都沒想到,趙孝騫居然會用這種法子逼得遼使服軟。
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挺管用的,自己以前為何沒想到呢?
不能小看古代人對史書的重視,任何事情記錄到史書里,便等于蓋棺定論,想洗白都很難了。
大宋君臣重視史書記錄,難道遼國就不重視了?
趙孝騫簡單的一招,讓囂張跋扈的遼使還沒進城,就瞬間變成乖巧可愛懂禮貌的好孩子。
一直沉默不語的錢仲深,突然發覺官家任趙孝騫為正使,簡直無比正確。
錢仲深本是禮部侍郎,按理說本應是迎接遼使的正使,接到官家的任命時,他還有些不忿,背地里發了不少牢騷。
但今日此刻,錢仲深突然服氣了。
沒別的,換了是他為正使,遼使進城若不愿下馬,他也拿遼使沒辦法,只能忍氣吞聲讓遼使騎在馬上進城。
而一眾大宋官員則步行跟隨,看起來就像宋國是為遼國牽馬墜鐙的小馬仔,還要被汴京全城百姓圍觀,那幅畫面怎樣的奴顏婢膝,簡直都不敢想。
現在趙孝騫是正使,不得不承認,他處理得很漂亮,無聲無息之間,他為大宋爭得了國格和尊嚴。
此刻的遼使蕭光敬已老實,求放過。
趙孝騫的態度也變得非常和藹,笑吟吟地看著他,道:“貴使一路跋涉辛苦,我在城中館驛內已設下盛宴,貴使賞光否?”
蕭光敬的笑容也堆滿了黝黑的臉龐:“多謝正使款待,實在叨擾閣下了。”
身后的官員們自覺地讓開一條道,趙孝騫帶頭,遼使并排而行,二人步行入城,兩國使臣并肩的畫面特別和諧,顯得兩國的關系多么親密無間似的。
跟在兩位身后的一眾大宋官員,明明還是原來的模樣,但臉上不知為何,多了一道莫名的光芒,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趙孝騫的后背。
原來,這就是硬氣不阿的感覺。
挺好的。
至少官員們現在邁出的每一步,腰桿都不自覺地挺直了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