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心頭驟然一松,眼眶不知為何紅了。
他知道,趙煦已原諒他了,這場風波終于過去。
“臣,定為官家,為大宋死而后已。”
趙煦笑道:“不必那么嚴重,章先生也要保重身子,朕最近清閑得很,又久不出宮闈,朝中有什么有趣的事兒,章先生不妨來朕這里,與朕多聊聊。”
章惇陡然又是一驚。
這是話里有話。
擅自拿問蘇轍的事,官家終究還是記下了,這是官家含蓄地表達不滿,并且警告他,以后大事小事,做之前最好讓朕先知道,不可再先斬后奏了。
“是,臣明白了,日后若官家不嫌棄,臣會時常來覲見,與官家閑聊朝野之趣聞。”章惇萬分乖巧地道。
趙煦滿意地點頭:“好,朕不耽誤章先生處理朝政了,去吧。”
章惇起身行禮,告退,緩緩退出殿外。
冷冽的秋風吹過,章惇頓覺脊背發涼,這才發現自己后背的官服已濕了一片,被風一吹又干了。
…………
輕拿輕放,從頭到尾都沒說過一句重話,但趙煦與章惇的這次聊天卻意義非凡。
趙煦親政后,他的鋒芒再次高漲,而新任的宰相,也終于重視起了“君君臣臣”這四個字。
潘樓街,第一樓。
難得大清早起床,趙孝騫心情不錯,便邀了蔡攸來第一樓吃個早餐。
大宋的富,史書的數據上很難有畫面,但史書有記載,生活在汴京的中產階級人家,在家做飯和在外面下館子其實是一半一半。
稍微犯了懶勁,便全家出門下館子吃頓好的。
就算懶得出門,也可以叫個外賣送上門。
是的,大宋已經有外賣這個行業了,跑腿的要么是飯館的伙計,要么是街邊聚集的閑漢。
《清明上河圖》里便畫有外賣小哥,一手拎著一個油紙包,急著趕路的樣子,很傳神。
富到這種程度,不知多少異族外敵惦記,君臣居然還固守著重文抑武的國策,絲毫沒在乎軍隊的發展,這種畸形的失衡的國勢若不改變,遲早藥丸。
趙孝騫和蔡攸此刻正站在第一樓的門前,盯著緊閉的大門發呆。
抬頭看了看天色,已是清晨,周圍車水馬龍,早已熱鬧起來。
而第一樓,居然仍在關門。
趙孝騫最愛的灌湯包,終究被錯付了。
眼神呆滯地注視著緊閉的大門,趙孝騫的表情別提多糾結了。
從楚王府一路馬車到這里,知道有多遠嗎?為了吃這一口兒,知道我有多努力嗎?
你特么的居然不開門?
旁邊的蔡攸看出了趙孝騫的不爽,忍著笑道:“郡侯,要不咱們換一家,愚弟知道有一家做油酥的,味道也不錯,店鋪就在附近。”
趙孝騫沒吱聲,良久,扭頭幽幽地道:“你說現在的人到底是怎么了?白花花的錢送到面前,人家就是懶得賺。”
“不差錢你就別開店呀,差錢你就勤勞點呀,既想躺著,又想發財,特么你以為你是楚王世子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