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孝騫的臨時加戲,大婚的節奏有點亂了。
不僅時間亂了,禮儀流程方面也亂了。
誰見過新郎騎在馬上,一臉春風得意地大口啃榛子糕?
趙孝騫也許是古往今來第一個,無所謂,他并不在乎別人的目光。
震驚也好,嘲笑也好,那是別人的事,他不可能為了活成別人嘴中的樣子而委屈自己。
榛子糕分量不小,趙孝騫吃了兩個后就有點吃不下了,打了個冗長的飽嗝兒,將剩下的一個用油紙包了,塞進懷里。
吉時將至,狄府門外,狄家親眷站在門口焦急地踮腳張望。
大婚之禮,誤了吉時可是大事故,此時迎親的隊伍還沒出現,狄家的親眷們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
片刻后,遠處傳來一陣敲敲打打的鑼鼓笙簫聲,狄家人終于露出了喜色,有人趕緊轉身跑回門內報信。
然而,剛露出喜色的狄家表情突然呆怔,雖然還沒見到迎親的隊伍,但聽著這敲敲打打的鼓樂笙簫,節奏似乎有點不對。
原本喜氣洋洋的鼓吹樂班,此刻不知為何,曲調節奏竟快了許多,與其說是喜樂,還不如說是進行曲,讓人聽得嗨了起來,忍不住想隨著節奏搖擺身體。
然后,終于看到了迎親隊伍。
這支隊伍也令狄家人勃然變色,隊伍倒是頗為浩蕩,數百人前后隨行,聘禮儀仗也都不缺,但這支隊伍卻在朝狄家飛奔……
是的,飛奔,不像娶親,反倒是像來搶親的,隊伍里的每個人以急行軍的速度奔跑,整支隊伍已變得松松垮垮,偏偏鼓樂班子還在賣力地奏響快節奏的喜樂,更像是對迎親隊伍的一種鼓勵。
門口的狄家人不由目瞪口呆,這特么是什么搞法?你們的人生按下了一點五倍的快進鍵嗎?
隊伍中間,一身大紅吉服的趙孝騫騎在馬上,他倒是不辛苦,一邊策馬嘴里一邊嚼著什么東西,神態看起來頗為悠閑。
狄家親眷面面相覷之后,……當然是選擇原諒啦,不然怎樣?都這節骨眼了你敢悔婚嗎?
不過這楚王府做事,為何透著一股不著調兒的味道?
片刻后,迎親隊伍來到狄家門前,眾人彎腰喘著粗氣,好像剛跑完一場馬拉松,不僅衣裳都汗濕了,人也快跑斷氣了。
充為大婚禮贊官的禮部官員大口呼吸著新鮮空氣,仰頭看了看天色,一臉欣慰地道:“總算,總算……沒誤了吉時,本官不用以死謝罪了!”
眼眶酸酸的,不知為何想哭,但絕不是被楚王世子大婚而感動的。
官員暗暗發誓,今生今世再也不給任何大婚充當禮贊官了,太特么刺激了,身體受不了。
做完今天這一單就收手。
見迎親隊伍一個個喘著粗氣,沒個人樣兒,狄家親眷的目光愈發古怪,一位年長的女賓遲疑地道:“你們……要不要休息一陣再迎親?”
禮部官員跳了起來,厲聲道:“不行!不可再誤吉時了,現在就迎親,快!”
一把拽住趙孝騫,往狄府門內一推,禮部官員喝道:“郡侯莫再任性了,今日若有紕漏,下官百死難贖其罪,快,進門以禮參拜女方父母長輩。”
趙孝騫踉蹌進門,門內站著一群女性儐相,人人手執一根以綢布包裹的木棍,嘻嘻哈哈象征性地在趙孝騫身上碰了幾下,然后儐相們紛紛掩嘴跑遠。
這也是大婚儀式之一,大概意思就是娘家人給新姑爺的一種警告,告訴他我們娘家有人,成親后你莫欺負她。
然后便是整理衣冠,趙孝騫進狄府中堂。
堂內人聲鼎沸,狄家遠近的親眷全都到齊,狄諮與夫人端坐中間,趙孝騫進門雙膝跪拜,狄諮沉著地捋須,提點幾句夫妻恩愛,相敬如賓之類的囑咐,然后便揮手讓趙孝騫去狄瑩的閨房迎親。
閨房是最難過的一關,一群鶯鶯燕燕堵在閨房門外,倒也不是討要紅包,而是要趙孝騫作催妝詩。
這也是儀式之一,名滿汴京的趙半闕豈會懼這個?兩首催妝詩不假思索地念誦出來,引得女賓們一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