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建中說得情真意切,趙孝騫相信這是他的心里話。
但趙孝騫還是拒絕領這份首功。
將士們拿命拼出來的戰果,他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摘這個桃子。
冒功這種事,很損陰德的。
再說,自己堂堂經略安撫副使,兼大宋監軍,只要這場仗能徹底把西夏收拾得服服帖帖,最大的功勞仍然是自己的,趙煦不會視而不見,犯不著冒領將士們辛苦拼來的功勞。
一炷香時辰后,和南軍司被大火燒得干干凈凈,里面的房子,商鋪,軍營,官衙,全都化為灰燼。
而宋軍將士,則一個個懷里揣得鼓鼓囊囊的,喜氣洋洋的樣子與身后的大火形成鮮明的對比。
大勝之后,滿載而歸。
趙孝騫無語地看著他們,此刻這群剛打了勝仗的將士已完全不像軍人,倒像是剛剛洗劫了商隊的土匪,一個個痞里痞氣的,很欠揍。
見趙孝騫站在隊伍前,臉色有點難看,滿臉喜色的將士們終于有了眼力見兒,隊伍很快變得整齊肅靜。
“補充一條軍法,搶掠可以,但有個前提,不能影響接下來的戰斗,違者沒收搶掠所得的財物,責二十軍棍。”
“看看你們現在的樣子,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似的,啥玩意兒都往懷里揣,如果馬上要開始一場廝殺,你們這副模樣還有一戰之力嗎?”
眾將士紛紛慚愧低頭,接著一陣叮叮當當的聲響,許多不太值錢的東西被將士們自覺地扔在地上。
趙孝騫滿意地點頭。
“甚好,咱們雖然小勝一場,但不可生出驕縱之氣,還有下一場勝利在等著我們。”
“接下來全軍上馬,繼續開拔,目的地:西涼府南面一百里休整。”
“行軍沿途所遇村莊部落,一律沖進去洗劫擄掠!”
…………
遼國,上京。
蕭光敬仍是紈绔子弟的神態,衣著華貴,表情慵懶,毫無儀態地癱坐在椅子上。
但蕭光敬自己清楚,他已變了許多。
從大宋回到遼國后,他的心態,思維,甚至立場都變了。
只是為了不讓人起疑,他仍保持著紈绔子弟的做派,跟以前沒有兩樣。
前日,蕭光敬收到一個消息,大宋與西夏開戰了。
這個消息在遼國也是非常震驚的,因為這次西夏對大宋的啟戰,事先根本沒與遼國打招呼。
遼主耶律洪基震怒,當即遣使責問西夏梁太后,使者已在趕往西夏國的路上。
西夏國,是在遼國的扶持下立國的。
究其原因,一是西夏當時已勢大,無法遏制,不如順水推舟。二則,遼國也需要一個盟友共同制衡大宋,將大宋死死地壓制下去,永遠不得翻身。
由于西夏地處河西走廊,資源匱乏,耕地貧瘠,國力更不如遼國強盛,所以很多時候,西夏都要看遼國的臉色。
只有這一次,西夏梁太后起三十萬大軍對大宋開戰,卻根本沒與遼國打招呼,這個舉動令耶律洪基格外憤怒。
兩國交戰也好,三國交戰也好,其實根本不關蕭光敬的事。
他一個紈绔子弟,家里權勢錢財樣樣不缺,躺平享受就好,根本不用關心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