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股不明勢力,事有輕重緩急。
對于幫助宋軍奪取興慶府的五百人,趙孝騫的態度是暫時放下,目前來看,這股勢力比較友善,沒有對大宋造成損害,可以擱置再查。
而在峽谷伏擊宋軍的那股勢力,是實實在在的敵對勢力,是迫在眉睫必須查清楚的。
具體的查案過程交給皇城司,趙孝騫只需要知道結果。
有了趙煦的特旨,皇城司可謂真是先斬后奏,皇權特許,任何與此案有關的官員都無幸免,冰井務的劉單想必更忙碌了。
回到王府,趙孝騫疲憊地打了個呵欠。
昨晚他才是沒逃過婆娘魔爪的人,而且還是三個婆娘。
古代有權有勢的男人娶那么多老婆,其實不可能真的夜夜笙歌,再厲害的男人都會被掏空。
主要是男人終其一生都難逃天性,那就是……這個我沒玩過。
回到王府后,趙孝騫補了一覺,睡到下午時分,又被鳶兒小心翼翼地叫醒。
宮里來了封賞旨意。
趙孝騫急忙起身,在鳶兒的侍候下穿戴官服,匆匆趕往前庭銀安殿。
銀安殿內,中書舍人張商英含笑站在殿中,殿內擺好了香案,趙顥早已恭立等候。
趙孝騫入殿,父子同時面北行禮,張商英這才展開黃絹宣旨。
一通詰屈聱牙生澀難懂的制式駢文念下來,趙孝騫依稀明白了意思。
果然是一道封賞旨意,而且趙煦再次為宗親子弟破了例。
“領簽書樞密院事”,“領知真定府事”,“端明殿學士”,“柱國”。
四道封賞,全都是重量級的。
簽書樞密院事,是樞密院的第三號人物,相當于三把手,總領監察全國兵事。
端明殿學士,意味著正式踏入了文官的身份。
“柱國”是勛官,無實職,但大宋官制勛官共計十二轉,其中最高等的勛官是“上柱國”,封賞趙孝騫的“柱國”屬于排名第二。
令人意味深長的是“知真定府事”,也就是真定知府。
真定府,位于大宋北面,恰好是在宋遼邊境上,是典型的邊城,而更有意思的是,真定府也靠近燕云十六州。
這四道封賞旨意,信息量可謂巨大。
趙孝騫聽明白旨意后,不由愣在原地,還是身后的趙顥拽了他一下才醒過神來,恭敬面北謝恩后起身。
雙手接過封賞圣旨,與張商英客氣寒暄了一番,直到張商英告辭離去后,趙孝騫轉身就朝王府下人吩咐,令人速請蔡攸赴王府一敘。
趙顥卻叫住了他:“為何叫蔡攸?”
“孩兒對封賞旨意不甚明了,蔡攸算是孩兒的幕僚,請他幫我解釋一下其中的深意。”
趙顥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本王不是人嗎?本王不能給你解釋嗎?”
趙孝騫頓時露出復雜的眼神。
父親,當然是一位好父親,但除此之外,趙顥在汴京吃喝嫖賭的老紈绔之名有口皆碑,如此深奧的圣旨,他能懂什么?
曾記得當初剛穿越過來時,趙顥好不容易奮發圖強摻和了一回政治,還倒霉催的站錯了隊,差點被趙煦當成炮灰辦了。
若不是頂著皇叔宗親的身份,這會兒趙顥該過周歲生日了……
讓他來解釋圣旨,靠譜嗎?
吾愛父親,但吾更愛真理……
父子倆沉默對視,良久,趙孝騫哈哈一笑:“父王,莫鬧了!這兒有正經事呢!孩兒出門一趟,去去就回……”
“豎子!你給本王站住!”趙顥氣壞了:“你剛才看垃圾似的眼神,令本王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