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顥瞥了他一眼:“名滿天下的趙半闕,用辭如此冒昧的么?”
“父王莫計較細枝末節,孩兒能準確表達意思便可,總之……”
趙孝騫停頓了一下,望著趙顥微笑道:“咱楚王府又要發財了。”
…………
發明炒茶的初衷是為了給母親消遣時光,但是,趙孝騫也不拒絕從天而降的財運。
兩者并不沖突,何樂而不為?
男人與女人的思維確實截然不同,馮氏喝茶只覺得味道好,喜歡兒子的這份心意,滿心歡喜地享受兒子的孝敬。
而趙顥,只喝了一口便立馬想到如何用它來賺錢。
當著趙顥的面,趙孝騫寫下制茶的秘方,從選料到炒制,再到炒茶的各種工序,密密麻麻寫了幾頁紙。
炒茶并不復雜,前世普通的農村家庭基本都會,趙孝騫作為城市里的牛馬,每天消費不少茶葉,久而久之也就對茶葉的制作過程有些關注。
萬能的度娘上一搜,整個流程工序自然便記在心里。
沒想到這輩子居然能用這山寨手藝賺錢。
趙顥如同捧著絕世寶貝似的,將制茶秘方貼身收藏。
接下來的事,趙孝騫不管了,等著生意鋪開后收錢便是。
這次不跟外人合作了,楚王府當仁不讓地吃下這份獨食,當初雪鹽不得不與人合作,是因為鹽這東西太敏感,屬于朝廷嚴格管控,不找幾個有權有勢的合伙人,生意做不下去。
茶葉無所謂,沒觸及到別人的利益,自然也就不必把利潤分出去了。
運作得當的話,楚王府每年的收益又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趙孝騫開始考慮要不要在汴京城再買一座大宅院了。
畢竟自己已經成家,扁毛畜生都知道,翅膀硬了之后該飛出去自己壘窩了,趙孝騫搬出去住難道不應該嗎?
當然,搬家不等于分家,啃老的初衷趙孝騫是一定不會忘的,隔三岔五領著妻妾回來打打秋風,順點之前的金銀珠玉什么的,天經地義。
第二天一早,趙孝騫睡眠充足地起床。
昨晚休戰,養養身子,家里婆娘多更應注意節制,年紀輕輕的別把自己玩廢了。
一斤茶葉用紙包好,細繩捆起來,就這樣拎著進了延福宮。
福寧殿內,趙煦顯然又熬了夜,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懶洋洋地打著呵欠。
趙孝騫進殿行禮,見趙煦疲憊的樣子,不由真切地道:“官家,朝政國事是永遠處理不完的,官家春秋鼎盛之年,江山社稷共主,尤要保重身子,切莫糟踐。”
趙煦心中一暖,嘆道:“自家兄弟說話,朕聽著就是舒心,滿朝文武也時常關心朕的身子,可朕總覺得不對味兒,就像……嗯,每次朝會時的例行見禮一樣,有口卻無心。”
見趙孝騫拎著個紙包,趙煦好奇道:“子安所帶何物?”
趙孝騫舉起紙包朝他笑了笑:“臣閑暇之時,又搞出個新玩意兒,官家嘗嘗?”
入福寧殿之前,照例將茶葉交給內侍,經內侍驗毒之后趙孝騫才帶進來。
趙煦興奮地搓手:“子安搞出的新玩意兒,朕向來喜歡,快給朕試試,究竟是何物值得你親自帶進宮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