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看似平常不起眼的小發明,是能解決人一輩子的難受和不適的。
姨媽巾這玩意兒,技術含量不高,但在如今大宋婦女普遍以月事帶甚至草木灰為主流的時代,趙孝騫的這個發明足以讓廣大婦女同胞們給他立生祠,供長生牌位了。
天下婦女同胞難不難受與趙孝騫無關,但自己的婆娘,總歸是不忍心見她們難受的。
既然自己有這個技術,能造出讓她們輕松的東西,何樂而不為?
在女人方面,不可否認趙孝騫沒那么專情,但對自己的女人,趙孝騫該寵的時候一定會寵。
姨媽巾的技術含量確實不高,但重要的是干凈衛生。
給姜妙仙試的是雛形,還需要加工。
做成之后,首先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蒸煮,高溫消毒,最后放在太陽下暴曬。
王府后院的院子里,三女坐在床榻邊,仔細端詳消毒之后的姨媽巾,越看臉蛋兒越紅。
良久,狄瑩紅著臉呸了一聲:“傷風敗俗!”
姜妙仙掩嘴輕笑:“確實傷風敗俗,但用過之后還是很方便的,比咱們用的那個……嗯,什么帶,好用多了,官人說什么‘一次性’的,用完就扔,再換新的。”
狄瑩神情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此刻她的身上正用著。
“方便倒是方便,而且很貼身,棉布也很柔軟舒適,不過……”
趙孝騫湊了過來:“不過什么?哪里需要改進的嗎?”
狄瑩白了他一眼,道:“官人本應輔佐官家治國平天下,怎可在女人的物事上浪費心神?長久下去,未免消磨了英雄意氣,妾身姐妹們倒成大宋的千古罪人了。”
姜妙仙和鳶兒非常認同地點頭。
趙孝騫愕然:“這是什么屁話?我造個姨媽巾,怎么就扯上英雄意氣了?”
狄瑩抓過他的手,柔聲道:“官人的一番心意,妾身姐妹們當然領情,心里也感激得很呢,但官人以后可不能總是琢磨這些奇技淫巧,未免浪費了官人治國之大才。”
趙孝騫仰天嘆息。
娶個老婆居然比老公還正義,不愧是忠良名將狄家出品……
“夫人放心,為夫我這就去書房刻苦讀書,爭取明年考個狀元,報效家國!”趙孝騫正色道。
拉過身后一臉懵逼的鳶兒就往外走。
“鳶兒過來陪讀,為夫我打算為大宋培育數億精兵,借鳶兒的肚皮一用!”
…………
姨媽巾制造出來了,但趙孝騫并不打算商用。
畢竟在這個民風保守的時代,這玩意兒實在不好公然售賣,再說這點利潤趙孝騫也看不上。
王府里召集了十幾名丫鬟,制作流程教給丫鬟們后,趙孝騫便撒手不管了。
開足馬力的話,十幾名丫鬟每月所造之量不小,不僅能管王府女眷之所用,還會有剩余。
汴京城的權貴女眷們私下里聚會,狄瑩姜妙仙正好可以拿姨媽巾當饋贈的禮物。
想象整個汴京城的權貴女眷們,一邊羞不可抑地罵趙孝騫流氓,一邊又口是心非地用上趙孝騫發明的姨媽巾,那畫面,想想就舒爽。
與此同時,王府的另一樁大買賣潤物無聲地鋪開了。
汴京城最繁華的州橋,一家占地頗廣的商鋪被楚王府盤了下來,精心裝繕后,終于掛上了金字牌匾,上書四個大字,“明雨茶社”。
名字是趙孝騫親自取的,炒茶所用的茶葉,通常以清明前和谷雨后兩個時節為最佳,故而取名“明雨”。
茶社是大宋的一個成熟的產業,早在大宋立國后,汴京城內就有許多家賣茶點的商鋪,一般叫某某點茶社,某某分茶社。
大宋的茶,基本都是點茶,味道大約跟后世的抹茶差不多,顏色綠綠的,喝起來黏糊糊的。
楚王府開的這家茶社,顯然與汴京城別的茶社大不相同。
開張的當日,有好事者好奇進去看了一眼,發現茶社的正中赫然坐著一位貌美的白衣女子,女子面前的桌案上擺著一堆看不懂的杯碗碟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