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府,銀安殿。
趙孝騫表情尷尬,擠出一絲干笑以示禮貌。
蘇軾怒目圓睜,表情不善,銳利的目光如剃須刀,在他身上刮來刮去,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趙顥坐在一旁,不僅陪坐,也陪笑。
沒人說話,銀安殿里的氣氛尷尬得像修羅場。
“哈哈,蘇學士,誤會,都是一場誤會,蘇學士莫往心里去。”趙顥豪爽狀仰天長笑。
趙孝騫也急忙道:“確實是誤會,久聞蘇學士大名,小子神交多年,只恨此生未曾謀面,若早知是蘇學士,小子今日斷不敢如此無禮。”
蘇軾冷笑:“誤會?老夫的腦袋差點被你家下人摁進糞坑了,就差一點點,老夫就吃,吃……哼,奇恥大辱!”
趙顥陪笑道:“這不沒吃上嘛……”
蘇軾勃然大怒:“你還替老夫遺憾上了是吧?”
趙孝騫腦子有點懵,蘇軾不是應該在海南住海景房嗎?為何回到汴京了?
沒聽說朝廷召他返京呀。
疑問沒得到答案,蘇軾便指向了他:“小子,你說,今日明明好好的,為何突然翻臉不認人?老夫哪里得罪你了?”
趙孝騫尷尬地道:“小子痛恨香菜,哦,也就是芫荽,您二話不說扔了一把進去……”
趙顥也在旁解釋道:“吾兒生來吃不了那東西,就連聞到味道也想吐,今日不知蘇學士當面,吾兒著實有些激動了……”
蘇軾一怔,隨即臉色終于稍有緩和:“原來事出有因,是老夫孟浪了。”
趙孝騫正要感激蘇軾的體諒,誰知蘇軾卻低聲嘀咕道:“世上竟有不吃芫荽的奇葩,嘖!”
趙孝騫的臉又綠了,比芫荽還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確實是老夫犯了忌諱,今日之事便揭過吧。”蘇軾呵呵一笑,倒是個很有氣量的老頭兒。
銀安殿內,此時的氣氛終于融洽了許多。
揭過了剛才的不愉快,趙孝騫與蘇軾重新認識。
“小子趙孝騫,拜見蘇學士。”趙孝騫起身長揖。
蘇軾含笑點頭:“今日老夫登門,特意為你而來。”
“去年便有家兄傳信,說汴京城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少年,所作之詞甚是驚艷,足以典傳后世,可惜每詞皆只半闕,故而人送雅號‘趙半闕’。”
“老夫昨日回京,今日便迫不及待來拜訪世子,呵呵,聞名不如見面,世子給老夫的印象很深刻呀。”
趙孝騫臉頰微微一抽,這話說的,剛才的誤會到底揭沒揭過啊?這老頭兒好像還有點記仇……
“老夫此生,唯有兩好,一是吃盡天下美食,二是書盡文章詩詞,今日見世子親手烹制的羊肉,老夫甚喜之,看來世子的愛好與老夫一樣。”
說著蘇軾起身,走到趙孝騫面前,捋須笑道:“范文正公曰:‘微斯人,吾誰與歸?’蘇子曰:‘志同道合者,愿與同歸’,你這個朋友,老夫認下了。”
旁邊的趙顥聞言一喜,急忙望向趙孝騫,不停地眼神示意。
能被蘇軾認可,并引以為忘年交的朋友可不多。
莫提什么親王,郡公的爵位和地位,在蘇軾面前啥都不是。
這位可是當今大宋文壇毫無爭議的領袖,是無數學子士人心中的超級偶像,他作的詞,無論膾炙人口還是鮮為人知,至今都在青樓勾欄被人彈唱。
當然,趙孝騫其實也差不多,他的詞作雖然只有半闕,自從宋夏之戰后,趙孝騫名聲遠揚,他的詞作也被青樓勾欄傳頌彈唱至今。
今日蘇軾主動開口結交趙孝騫這個朋友,無疑是對趙孝騫最大的贊賞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