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騫笑道:“蘇學士恰好說反了,是小子打算請蘇學士潑墨贈予小子,隨便寫點啥都成,重要的是落款一定要寫贈予我,寫全名……”
蘇軾呆怔:“你想讓老夫現作一闕?”
“小子怎會如此為難蘇學士,隨便寫點啥,您以前的舊作也行,比如那首‘大江東去’,又或者‘千里共嬋娟’,小子特別喜歡。”
蘇軾的性格倒是灑脫,讓他寫就寫,再說文人之間互相饋贈自己的作品,也正是文人聚會的應有之義。
于是蘇軾提筆就寫,把曾經的得意之作寫了兩首,就照趙孝騫說的,一首大江東去,一首明月幾時有。
一筆龍飛鳳舞的行楷洋洋灑灑,字如其人,蘇軾的字也是分外俊秀靈動,又帶著幾分閱歷半生的老練,看起來賞心悅目。
重要的是,落款處果然題上了贈汴京安樂郡公趙子安。
趙孝騫不由大喜,搓著手興奮不已。
不愧是偶像,粉絲的要求從來不拒絕,這不發了么!
這些詞作將來留給后人,哪怕后代是個敗家子,憑著蘇軾的親筆詞作,多少能換幾日酒錢。
寫完之后,蘇軾揉了揉發酸的手腕,笑道:“依你所言,兩首已寫完,世子可滿意?”
趙孝騫一怔,滿意?當然不滿意!
兩首怎么夠!
趙孝騫搓著手,陪笑道:“蘇學士受累,多來幾首唄?小子猶喜蘇學士之詞作,若能每夜對著詞作念誦入眠,定是人生幸事。”
文人相輕,但文人最受不了的是追捧,只要有人欣賞他,并且勇敢表達出來,一定會心花怒放,尤其是趙孝騫如今在文壇的地位也不低,能得到這般分量的人的尊重與肯定,蘇軾愈發欣悅。
于是蘇軾挽起袖子,大干特干。
“莫聽穿林打葉聲”,寫上!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寫上!
“老夫聊發少年狂”,寫上!
漸漸地,蘇軾寫得滿頭大汗,手腕又酸又疼,字跡都有點走形了。
然而趙孝騫卻渾然不覺,揮手又令下人再次取來一摞宣紙。
蘇軾當即臉色一苦:“還寫?”
趙孝騫滿眼冒星星:“多寫點兒,讓小子對您的崇拜多元化……”
“還想寫啥?”
“詞作字數太少,咱選個字數多的,《赤壁賦》如何?”
蘇軾怒了:“你想累死老夫?”
看著涼亭長椅一摞寫好的詞作,蘇軾眼睛一瞇,終于醒過味兒來。
“你小子不會是來老夫這兒進貨的吧?”
趙孝騫正色道:“蘇學士誤會小子甚也,大家同為詞壇成名人物,小子豈會做出如此不要臉的事?”
蘇軾想了想,覺得也是。
能作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等絕佳句子的人,怎么可能如此不要臉?
蘇軾于是很痛快地道歉:“是老夫誤會世子了,不過,《赤壁賦》老夫是不會寫的,想都別想了。”
趙孝騫也不介意,嘴角的笑意壓都壓不住。
手頭上至少有七八首蘇軾親書的詞作了,這是什么?
這是我老趙家子孫后代的致富之道啊!
若能在手里保存數百年,后世送上拍賣會,每一幅至少千萬起叫。
什么“富不過三代”,那是老祖宗不懂理財!
看看趙孝騫這位老祖宗,帶給子孫后代多大的好處,以后老趙家的祠堂里,趙孝騫的牌位必須站c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