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突然決定見裊裊,趙孝騫本就打算對她試探一番。
沒錯,飲酒是試探,喝醉也是試探。
提起相州剿賊是試探,提起火器威力同樣也是試探。
這就像釣魚佬打窩一樣,到處撒點餌料下去,看魚兒愿意咬哪頭。
實際上是趙孝騫和裊裊心理上的博弈。
果然,人的下意識反應還是出賣了她的心思。
趙孝騫是手握權柄的重臣,掌握的朝廷機密不少,但目前最重要的機密,只有皇城司查緝峽谷伏擊的指使人,以及他親手發明的火器。
裊裊故意接近他的目的,只能是為了刺探他掌握的機密。
于是在趙孝騫醉酒后,故意說出剿賊和火器兩件事,裊裊并不關心剿賊,反而對火器很感興趣。
剿賊的背后,是峽谷伏擊的延續,裊裊對此并不關心,大概率不會是峽谷伏擊的神秘指使人。
對火器如此在意,說明裊裊背后的人更不簡單。
繼續推斷下去的話,最關心火器機密的人,莫過于遼國或是西夏。
畢竟火器在宋夏之戰中大放異彩,大宋的兩個鄰國都是非常清楚的,他們已感受到了威脅,要打破這種即將形成的不平衡的戰爭局面,就必須要弄到火器的機密。
三國如果都掌握了火器,那么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就重新形成了三國的戰略平衡。
如此推斷之后,趙孝騫對裊裊的來歷大約有了底。
遼國或西夏的間諜?
呵,要不把她綁了帶到蕭光敬面前,讓這小姑娘跟蕭家父子學學如何當好一名間諜。
要說這傻姑娘還是對自己太自信,真以為能憑個人魅力把男人搞得意亂情迷,她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太天真了。
就算是美人計,也要睡過之后才好使啊,就只讓趙孝騫手上占了點便宜,憑啥?
今日試探過裊裊后,趙孝騫心中基本已經確定她有問題了。
那么接下來呢?
不急,裊裊是不可能單獨存在的,如果她的背后有一整張間諜網,接下來自然是利用她,把整張間諜網連根拔起。
皇城司也該在君臣面前露露臉了,不然別人老說皇城司只會對大宋的朝臣下刀子,如今也該讓朝臣們知道,皇城司的業務范圍很廣泛,它不僅僅對朝臣下刀子,對外也下刀子。
…………
蘇軾回京造成的轟動仍在持續。
這幾日汴京城好像瘋了似的,不僅文人士子們紛紛登門拜訪蘇學士,就連民間市井的百姓們也在談蘇軾。
然后就是各路人馬爭相邀請蘇軾赴宴,各種宴會,各種文人的詩會,酒會。
要說大宋的商業確實發達,商賈們的嗅覺也非常敏銳,蘇軾回京的話題傳開后,汴京城但凡有些名氣的青樓紛紛在大門外掛上牌匾。
本樓花魁娘子某某久慕蘇學士之風采,恭請蘇學士屈尊一行,給花魁娘子一個面聆教誨的機會,娘子愿自薦枕席……
有的青樓還算比較含蓄,掛出的牌匾內容沒那么不要臉,只說愿以萬金求蘇學士一闕詞。
總之,因為蘇軾的回京,整個汴京城似乎都在為他瘋狂。其程度不亞于后世的天王巨星開演唱會。
有意思的是,蘇軾在奔波于各種宴會之時,趙孝騫這幾日也收到了不少邀請,同樣是文人的宴會。
趙孝騫這才發覺,好像自己在文壇詩壇也有著不小的名聲,說是“趙半闕”,實際上的含金量一點也不比別人的整首詞差。
畢竟趙孝騫當初念出來的半闕,都是經典的傳世之佳作,隨便挑一句出來,都能吊打如今的絕大部分文人。
面對各路文人的邀請,趙孝騫還是婉言謝絕了。
他很清楚,別人邀請他赴宴不過是充當陪客,宴會真正的主角是蘇軾。
而趙孝騫,不喜歡做陪客。
尤其是陪一個吃咸豆腐腦的人。
我大甜黨永不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