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名士風流,但名士之間不一定都是朋友,更多的是彼此身不由己的敵對關系。
一場變法,將天下名士硬生生切割成兩個陣營,多少能成為千古佳話的至交好友,不得不淪為互相攻訐的敵人。
比如王安石和司馬光,當初熙寧變法,二人可是不共戴天,直到后來才和解,但和解的不過是私人的交情,政見上身為舊黨領袖的司馬光可沒對新黨客氣。
章惇和蘇軾也是如此,簡直就是翻版的王安石和司馬光。
二人彼此都曾風光過,隨著統治者對變法態度的一變再變,個人的命運也隨之起伏沉浮。
可惜的是,有些已經結下的恩怨,是永遠不可能化解了。
蔡卞是給事中,這個官職其實不大,他能自由出入政事堂,是因為他的另外一層身份。
事實上,很多人都將蔡卞當做章惇的私人幕僚。
這個身份的含金量不小,宰相幕僚,輔佐章惇處置朝政,過不了幾年,興許蔡卞就不止是給事中了,章惇對他的態度分明是打算將他當做預備的宰相來栽培。
而蔡卞也很爭氣,他是有名的足智多謀,相比章惇略顯沖動且手段狠辣的風格,蔡卞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穩”字,遇到任何事他都能第一時間冷靜下來,然后尋求解決辦法。
這也是章惇將他當成幕僚的最大原因。
章惇很清楚,蔡卞的性格與他互補,彼此都需要對方。
足智多謀的人,首先眼力見兒就不錯。
見章惇提起蘇軾時臉色陰沉,蔡卞立馬想到了這兩人曾經的恩怨,不由笑了笑。
“章公,都過去那么多年,您和蘇學士皆已是花甲之年,還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章惇冷哼:“蘇軾回京后做了什么?”
蔡卞小心地道:“蘇學士素有威望,回京之后汴京文人士子趨之若鶩,紛紛登門拜訪,盛情邀宴。”
章惇臉色愈冷:“一個被貶謫的官員,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回京是升官得勢了呢,這般春風得意!”
蔡卞心頭一沉,暗暗后悔不該在他面前提起蘇軾。
蘇軾文采蓋世,但他終究也是凡人,也會犯錯。
站在私人交情的角度,當年的那段恩怨,確實是蘇軾做得不地道,而章惇自那以后,對蘇家父子兄弟深恨之。
紹圣拜相后,章惇的性格漸漸黑化,恐怕與當年蘇軾的這段恩怨多少有點關系。
見章惇臉色愈發陰沉,蔡卞心頭沉重。
他是章惇的幕僚,但他也是文人,當代的文人,很少有不崇拜蘇軾的。
蔡卞也不例外。
“與蘇軾來往飲宴者,都是些什么人?”章惇突然問道。
蔡卞搖搖頭:“下官不知,應該都是當世的名士或文人吧,興許也有權貴官員的,下官聽說蘇軾剛回汴京的第二日,便主動登門拜訪楚王世子……”
章惇一滯,本想找個由頭整人,結果蔡卞一張嘴就是趙孝騫。
這個人……他好像還真惹不起。
上次已經與趙孝騫私下達成了協議,以后井水不犯河水,蘇軾與趙孝騫來往,章惇能怎么辦?
這把火若燒到趙孝騫身上,章惇都不敢想那位年輕的郡公會發什么瘋。
人家能撞破刑部大堂的門,未必不會一把火燒了政事堂。別懷疑,他真有膽子這么干。
惹不起惹不起,換一個。
“什么名士,什么文人!哼,以老夫看來,蘇軾歸京,舊黨紛紛來投,他們以文聚為名,分明是私下結黨,密謀違抗新政,不臣也!”章惇怒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