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被章惇和群臣一逼,再加上從表面看,不過是查辦一個貶官,趙煦便沒想那么多。
現在仔細一想,后果很嚴重,趙煦才二十來歲,他不想被天下的文人寫進文章里遺臭萬年。
“子安所言有理,朕確實沖動了……”趙煦的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咬牙道:“可恨這章惇,借朕和朝廷的刀,了結他自己的私人恩怨,其心當誅!”
趙孝騫兩眼一亮,良機稍縱即逝,于是急忙奉上讒言:“誅!馬上誅!官家若有需要,臣愿幫官家摁住章惇的手腳。”
趙煦嘆了口氣,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誅不得,朕若妄殺當朝宰相,知道會有什么后果嗎?”
趙孝騫頓時黯然失望。
難得當一回進讒言的奸臣,終究還是錯付了。
雖然誅不得章惇,但趙煦此時的思路已轉過彎來,他已清醒地意識到,蘇軾不能有事。
這人太牛逼了,簡直是宋朝版的李白杜甫,可以說是大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筆遺產若被朝廷處置了,等于自己砸了金字招牌,而且還是沒得到任何好處利益的自砸招牌。
哪個傻子愿意干這種事?
思忖過后,趙煦緩緩道:“子安,有些話朕不方便說,有些事朕也不方便做,不過……朕還是希望東坡先生能平安無事。”
趙孝騫臉上的笑意愈深,他聽懂了趙煦話里的意思。
“官家不便為之事,臣愿為官家分憂。”趙孝騫當即毫不猶豫地道。
趙煦也笑了:“做事收斂點兒,別把人得罪太死了,不然朕也無法裝聾作啞。”
“官家放心,臣保證不打死章惇……”
趙煦驚了:“打傷也不行!不可對章惇無禮。”
此時趙孝騫心中已大定,趙煦既然選擇支持自己,那么蘇軾大概率是保住了。
正打算告辭,趙孝騫又想起一件事,從懷里掏出皇城司勾當公事甄慶傳來的情報。
“官家,遼東上月有異常兵馬調動,遼國折津府遣遼騎萬余直逼真定,其中小股軍隊已越境劫掠我邊境村莊,殺我百姓數十,搶掠后迅速撤回。”
趙煦神情凝重地將軍情看完,臉色越來越陰沉。
“好,好!澶淵之盟看來遼國是不想遵守下去了。”趙煦咬牙道。
趙孝騫想了想,道:“臣以為,遼國這次襲邊,應該是一次試探,試探我大宋邊軍如今的戰力,以及燧發槍裝備軍隊的情況。”
“若我邊軍反擊,軍中火槍裝備甚廣,遼國便會立馬妥協,推出一個不重要的人出來頂罪,若邊軍仍如往年一般拉胯,那么遼國可能會大規模進犯。”
“宋夏之戰后,遼國已感受到大宋的威脅了,要么馬上挑起一場戰爭逼大宋低頭,要么坐視大宋軍隊的發展壯大,眼睜睜看著遼國的國勢日漸衰弱。”
“看來遼國選擇了前者,小股軍隊越境襲邊,只是事情的開始。”
趙煦點頭:“子安所言有理,回頭交給樞密院,讓曾布許將等人議一議,真定府邊軍先穩住,不可妄動。”
兩國邊境戰云籠罩,趙孝騫知道趙煦不可能倉促做出決策,必須要謀而后動。
正事說完,趙孝騫告辭出宮。
走出宮門,魏節正等在宮門外。
見趙孝騫出來,魏節迎上前,目光充滿了詢問。
趙孝騫朝他笑了笑,隨即道:“老魏,帶上皇城司人馬,隨我蘇府一行。”
魏節急忙道:“下官在此等候郡公,正要傳個消息,就在剛才,刑部已下了函,著差役赴蘇轍府,拿問蘇軾。”
趙孝騫一驚:“快走,我去蘇府,老魏你馬上召集皇城司人馬,蘇軾一定不能落到刑部手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