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這個皇帝,總的來說還算是英明的。
但明君不代表沒有缺點,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皇帝也不例外。
趙孝騫與趙煦來往久了,彼此都對對方有了一些了解。
在趙孝騫的眼里,趙煦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年輕人該有的毛病,他一樣都不少。
熱血,沖動,輕狂,自信能干翻全世界,別問他有什么實力,拋開實力不談,反正他就是能干翻全世界。
“官家,收復燕云十六州,不可操之過急,只可徐徐圖之……”趙孝騫無奈地勸道。
趙煦點頭:“朕知道,所以朕不急,讓你去真定赴任,也不是要你馬上收復燕云,而是尋找機會,鋪墊情報,暗謀遼國,能用上的手段都用上,兩年三年,甚至五年十年,朕都等得起。”
“只要能在朕的有生之年收回燕云,朕就是大宋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不僅足以光耀廟堂,也夠資格泰山封禪……”
說著趙煦的話音陡然一頓,他和趙孝騫的臉上同時出現尷尬的表情。
大宋是個奇葩的朝代,立國百余年來,干過不少沒臉沒皮的事。
立國后太宗趙光義強幸小周后,硬生生給李后主戴綠帽就不說了,與遼國幾次交鋒被打得灰頭土臉,簽下澶淵之盟,被迫花錢買平安也不說了。
大宋的皇帝還干過一件極其丟臉的事,那就是真宗先帝封禪泰山,而且時間就選在大宋被迫簽下澶淵之盟之后。
神奇吧?簽定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皇帝不僅沒有羞憤得一頭撞死,反而得意洋洋地封禪泰山,以彰功績,告祭天地神明。
神明都被他的厚臉皮氣笑了,海拔那么高的泰山之巔,居然也沒降下一道九天神雷劈死他。
真宗自己也清楚,其實自己并沒有資格封禪泰山,但人家就好這一口虛榮心,能怎么辦?
當時的參知政事王欽若,殿中侍御史趙湘看出了真宗的心思,于是果斷上諫,請求真宗封禪。
真宗像半掩門的失足婦女,既當又立的,羞答答地推辭,“這樣不好吧?”
王欽若聲色俱厲:“給臣一個面子!”
真宗果斷答應:“好,給你個面子,封禪泰山!”
做出了決定后,誰知宰相王旦不答應,覺得這皇帝太沒廉恥心了,剛給遼國跪下,哪來的臉皮封禪泰山?按正常邏輯,你該吊死在太廟的門口才對……
見宰相反對,真宗急了。
封禪泰山,多么露臉的機會呀,不能被這老匹夫攪黃了。
于是真宗干出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一日宮宴后,真宗給王旦賜酒一壺,王旦宮中飲酒已有幾分醉意,回家后打算打開官家賜的酒,再喝第二攤。
然而酒壺打開后,發現里面沒有酒,而是一顆顆拇指大小的珍珠,整整一壺都是。
王旦目瞪口呆之余,暗暗嘆息國之將亡,最后愉快地收下了這一壺珍珠,并答應了真宗封禪泰山。
皇帝給臣子送賄,真宗也算古往今來第一帝了。
最后,真宗順利地封禪泰山,那真是天地同賀,舉國共慶,就連大宋歷代先帝的棺材板兒,也在陵墓中忍不住歡快地震動,跳躍,茅山道士都快壓不住了。
華夏歷史上,封禪泰山的帝王一共有六位。
宋真宗是最后一位。
真宗以后,封禪泰山突然變得不值錢了,甚至有一股濃濃的嘲諷意味。
后來的千古一帝明太祖朱元璋,功績夠牛逼吧?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江山,如此牛逼的人物,都沒好意思封禪泰山,因為太掉價了。
就像一間香噴噴的總統套房里,有人突然在價值百萬的床上拉了一坨屎,從此以后沒人愿意進這屋了。
沒錯,都是宋真宗造的孽。
此刻趙煦脫口而出要封禪泰山,話音剛落,趙孝騫和他都呆住了,表情都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