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是典型的儒士,從不以成敗決定正邪,贏了輸了是一回事,正義與邪惡是另一回事。
直到現在,他仍堅持自己沒做錯。
按照祖制,趙佶理應是皇位的不二人選,太后和朝臣推翻趙佶就是謀逆,就是對大宋祖制的大不敬。
為了維護大宋祖制,曾布縱是拼了性命,也要將趙佶重新扶持上去。
大宋祖制,就是他心中“正義”一詞的標準。
剛才聞殿前司軍報,燕云邊軍已破金耀門,并且接管了汴京城防,這當然是個壞消息,但曾布還是那句話,成敗與正邪無關。
他輸了,只是輸在軍事上,而不是是非上。
“報——!燕云邊軍五千兵馬已將殿前司包圍,請曾使相定奪!”一名軍士匆匆趕來報道。
曾布面無表情,道:“縱剩一兵一卒,也要誓死抵抗,正就是正,邪就是邪,邪不壓正!老夫自有大宋歷代帝王列祖列宗護佑!”
話音落,曾布抬眼,赫然發現周圍無數人看他的眼神充滿了怨憤。
毫不掩飾的怨憤,殿前司內幾乎所有人都仿佛在責怪他,怪曾布將他們強行拉入這場本不愿參與的漩渦中。
曾布呆怔住了,這一刻他突然察覺所謂的“正義”,不過是自己一人所堅持的信念,可別人呢?
在這些普通人的眼里,正與邪就那么重要嗎?
風水輪流轉,誰當皇帝對普通人來說,有區別嗎?不管是誰坐在那個位子上,他們都是恭順的臣民,都會雙膝下拜表示忠誠。
至于這個皇帝是怎么上位的,是不是合乎祖制與禮法,這根本不是他們能摻和的事,問都不敢多問。
世間終究是實力大于道理的,誰的實力硬,誰便是道理。
呆怔之后,曾布的肩膀突然垮了下來,一瞬間已是意氣盡喪,是非懶分。
輸了就是輸了,現在說什么善惡是非,有什么意義?
退一萬步說,趙佶這個皇帝,果真值得自己扶持嗎?
原本堅持抵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曾布,此刻終于軟下了心腸。
他沒有立場拉這些無辜的人墊背,死自己一人已夠了。
黯然嘆息之后,曾布無力地揮了揮手:“傳令……打開官署大門,任賊直入,爾等放下兵器,不必抵抗,將來審問時,就說是老夫逼你們這么干的,朝廷必不會深究。”
說完曾布起身,朝堂外院子里神情復雜的殿前司官員武將們長揖一禮,曾布含淚道:“是老夫牽累諸位了,此仇此怨,只能來世報還,對不住了。”
殿前司的大門打開,如狼似虎的燕云邊軍將士沖入官署內,剛揮起刀劍,赫然發現官署內所有人皆扔了兵器,跪拜于院子里。
不遠處的正堂內,曾布站在石階上,他已脫去了官服,只著白色里衣,卻捋須傲然而立,眼神輕蔑地注視著宗澤。
“你們贏了,但你們終歸還是亂臣賊子,是篡逆的叛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