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權力和利益的追逐,每個人的初衷不一樣。
有人把權力和利益當做畢生的理想,我想要有錢,我想要有權,并且享受有錢有權之后的物質巔峰,以及成為人上人之后被追捧被逢迎的感覺。
有人只是把權力和利益當做工具,其實并不太享受權錢帶來的享受,而是讓權錢成為一種催化劑,用來實現自己其他的理想和信念。
有錢好辦事,有權更好辦事,但重點是,“辦事”。
趙孝騫大約屬于后者,活了兩輩子,其實對權力的野心并不大,如果真有野心,上輩子也不至于是個社畜牛馬,直到穿越前還只是個小小的組長。
這輩子來到大宋,趙孝騫本來也不打算做什么,楚王世子的身份足夠他一生富貴安逸,壽終正寢。
不幸的是,他掰手指算了算日子,發現歷史上華夏的奇恥大辱靖康之恥,發生的時候自己還沒死。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很可能在中老年之時被金人所擄,一把年紀光著身子,在金人蠻夷面前表演牽羊禮。
而他的妻兒家人的命運,自然更是不言而喻。
但凡正常的男人,在提前得知了歷史的走向,預知了自己和家人不幸的命運后,若還能忍下這口氣,這男人已經沒有一點血性,如同被閹割了一般。
趙孝騫正是因為接受不了未來的命運,才不得不發奮圖強,以一己之力改變大宋的歷史。
他的初衷永遠是當一個驕奢淫逸的廢物,啥都不干只管啃老享受,只是現實逼得他不得不努力。
可是到了最后,他才發現,有些事情做下去,距離他的初衷已越來越遙遠,而且不可能回頭了。
因為聚集在他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為他擔著干系的人越來越多,渴望追隨他從而得到榮華富貴的人也越來越多。
就算他想回頭,撂挑子說不干了,身邊的人也不會允許,他們會繼續把他架在最高的位子上,逼著他繼續干下去,不干不行,你撂挑子怎對得起我們冒著掉腦袋的風險追隨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說的大概便是這種情況。
于是,事情終于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莫名其妙地,大宋的皇位對他來說居然觸手可及了。
當初出發時的初衷,何曾覬覦過皇位,他的初衷不過是想擺平未來的一切麻煩,然后帶著老婆孩子享一輩子的福而已。
拼命想要得到的人,最終一敗涂地,一無所有。
愛要不要的人,卻反而唾手可得。
只能說是“造化弄人”,老天很公平,他不會垂憐于權欲熏心,走火入魔的瘋子。
他只會眷顧務實做事,心境淡泊的人,哪怕這個人原本只想當個廢物。
大慶殿,這座君臣舉行朝會的皇宮正殿內,勝利者與失敗者難得地同框。
趙孝騫站著,趙佶坐著,趙孝騫以勝利者的姿態俯視他。二人的周圍是一片狼藉的大殿,和被推翻破壞的皇帝龍椅。
如果有畫師畫下此刻的這一幕,想必一定是一幅流傳千古的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