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日本人好像沒得罪過官家,家里還有兩位日本姐妹盡心盡力地侍候他,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官家對日本如此重的殺戮之心?
具體原因張嶸也不敢問,他知道昔日的殿下如今已是官家,官家的旨意他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
令張嶸動力十足的是,種建中在給他的書信里還告訴了他一件喜事,官家登基大典那天冊封功臣,燕云邊軍中的大多數將領皆有晉升,而張嶸,也被封了一個“安化軍節度使”,并賜爵“諸城縣侯”。
做夢都沒想到,張嶸這輩子居然有封侯的一天。
而且官家封侯的爵號頗有講究,諸城縣,隸屬密州,靠海,有港口。
所以,官家的意思,難不成以后可能會大力發展大宋水師?
而張嶸,極有可能是大宋水師的第一主帥。
不能多想,越想越激動。
張嶸離開長崎港口,表情已是一片森然殺機。
“傳令下去,今日始,對九州島的日本青壯進行篩選,對外就稱有賊軍滲透收買九州島青壯,意圖對我大宋王師不利,必嚴懲之。”
殺戮是需要正大光明的借口的,毫無理由地酷酷亂殺,當時一時爽,事后解釋火葬場。
麾下宋軍將士皆抱拳領命。
一場針對日本人的屠殺,悄無聲息地開始了。
…………
大宋,汴京。
趙孝騫手里握著一份緊急送來的書信,書信是標準的漢字,而且每個字都寫得中規中矩,說實話,比趙孝騫本人的字好看多了。
這封書信是日本人寫的,準確的說,是一群日本九州島諸侯聯名寫的。
送出這封書信時,九州島上的日本諸侯正被張嶸追著打,平日里對百姓耀武揚威的諸侯,在強大的宋軍面前只能抱頭鼠竄,毫無還手之力。
輾轉多日,書信送到趙孝騫手上時,九州島的局勢估摸早已跟黃花菜一樣涼了。
書信里的語氣很恭敬,句句皆是伏仰大宋上國皇帝陛下云云,言語里的恭敬態度,幾乎透著紙張都能感受得到。
但里面的內容,卻是在告張嶸的狀。
日本諸侯們被張嶸打出了心理陰影,也被宋軍動輒殘殺日本平民的行徑表示抗議。
當然,諸侯們不敢怪罪到大宋皇帝身上,只咬死了說張嶸違抗大宋皇帝圣旨,違反中原圣賢仁義之道,日本平民死傷無數,伏乞大宋皇帝陛下開天恩,挽救日本平民于水深火熱……
趙孝騫看完了這封信后,當即便揉成團,隨手一扔,如同扔掉了一個屁。
“‘諸侯’?什么檔次?居然有資格給朕上奏疏?”趙孝騫不屑地冷笑。
如今的大宋,嚴格說來也是“諸侯”,可大宋有數千年的文化傳承,有大一統王朝具有的朝堂完整的架構,有王道正統,有文源正脈,更有每年億計的歲入,以及當世無敵的軍隊。
日本那些所謂的諸侯能比嗎?
在趙孝騫看來,不過是一群糾集了一批打手的黑惡勢力罷了。
這一股股黑惡勢力以前能在這片土地上稱王稱霸,一旦真正的正規軍隊登場,他們就不堪一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