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了一定的閱歷,或者上了一定的年紀,就難免有些念舊。
趙孝騫對王府禁軍是有著特殊感情的,畢竟當初全靠他們的保護,自己才能安然無恙地在前線指揮千軍萬馬,與遼國交戰。
趙孝騫登基后,本打算將這些老弟兄調入皇宮,讓他們繼續貼身保護自己,不過后來想想還是作罷。
一來皇宮規矩森嚴,對軍紀要求比王府嚴格太多,無論日夜,禁宮諸班直在宮里巡弋的路線,時間間隔等等,都必須非常精確,王府禁軍的本事是不差的,但不一定受得了這般嚴苛的規矩。
二來活爹的身邊也確實需要一批忠心的禁軍保護他,自從趙孝騫登基以來,他的家人妻妾孩子,都成了他的軟肋,趙孝騫不能忽視他們的安全。
尤其是活爹,勾搭了汴京城那么多寡婦和有夫之婦,萬一遇到一個想不開的丈夫,橫下一條心打算跟奸夫同歸于盡,后果可就不妙了。
這位活爹給多少男人戴過綠帽子,恐怕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了,所以理論上,活爹在汴京城里有無數個仇敵。
身邊若沒有一批忠心耿耿的禁軍老弟兄保護,很難說將來某一天會不會被人發現,汴京護城河里有一只豬籠……
個人生活作風這方面,父子倆實在談不上一代更比一代強。
活爹的生活作風比兒子放蕩太多了,趙孝騫雖然也有不少婆娘,但這些婆娘進門前,一個個可都是黃花大閨女,不像趙顥,就喜歡開二手車,上輩子肯定在瓜子和轉轉兩大企業干得風生水起。
人站在楚王府門口,趙孝騫不急著進門,跟門外值守的王府禁軍兄弟聊個沒完。
聊家常,聊當年,話題很多很雜,但大家都聊得很開心。
擁有共同的回憶,打開話匣子,本身就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此刻的眾人都沉浸在這種情感共鳴的氛圍里。
一名年輕的禁軍小心地問道:“官家,咱們何時北伐?”
趙孝騫笑看著他,道:“想建功立業了?”
禁軍靦腆地一笑,道:“大一統之戰,正是立軍功的好時候,趁著年輕,給子孫攢點家底,將來大宋江山一統,盛世太平,怕是沒有立軍功的機會了。”
周圍的禁軍們也紛紛點頭附和,大家都有著同樣的心思,求戰之心愈切。
趙孝騫笑得更燦爛了。
不知不覺這幾年下來,大宋的軍隊精氣神都跟往年不一樣了。
立國百年來,大宋軍隊何曾有過如此高昂的士氣,何曾如此主動地求戰求勝。
以往被宋軍畏之如虎的契丹遼國,如今已不放在眼里,甚至把契丹人當成了探囊取物的軍功。
這種改變,僅僅只有數年時間。
軍心可用,如今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剩下國力的積攢了。
于是趙孝騫笑道:“不急,你們會等到北伐的那一天的,如今朝廷還在囤積糧草軍械和戰馬,這些東西準備齊全了,朕才能下令北伐。”
“你們在前線殺敵報國,朕總不能讓大家餓著肚子,對吧?你們現在要做的,是熬練身子骨,練好殺敵的本事,更要鍛煉自己的膽魄……”
“不然將來就算立功的機會擺在面前,你們臨戰之時卻害怕得扭頭就跑,不僅沒軍功,反而會被治臨陣脫逃之罪。”
王府禁軍們仿佛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個個都漲紅了臉。
“官家太瞧不起人了!”
“我們死戰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