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朕剛才仔細看過了章楶的奏報,你們也都看看吧。”
趙孝騫說著,將章楶八百里加急送來的軍情奏報給了許將眾人傳閱。
許久后,幾位重臣看完了奏疏,表情都有些懵。
遼國居然對西夏用兵了,這個事實他們直到現在仍不可理解。
奏疏上,章楶倒是把兩國交戰的前因后果寫得很清楚了。
首先是從上月起,西夏莫名對遼國邊境的牧民啟釁,他們越過國境,對遼國部落的牧民殺戮搶掠,屠戮了不少部落后揚長而去。
遼國派出使臣與西夏交涉,可西夏方面卻斷然否認,并且激烈地賭咒發誓,表示絕非西夏所為。
遼國如今雖然勢弱,國力漸衰,那也是對大宋而言,在別的國家面前,遼國可從來沒放下過強勢高傲的架子。
當年的西夏可是在遼國的暗中支持下才立國的,西夏對遼國向來也是以藩屬自居,每年朝賀上貢,執禮甚恭。
現在約莫是覺得遼國與大宋交戰兵敗多次,提不起刀了,于是西夏人竟然敢主動啟釁了,高傲的契丹人豈能忍?
盡管西夏人力竭聲嘶地表示,這事兒真的不是他們干的,拿九泉之下的祖宗發誓也沒用,遼國不吃這一套。
于是遼主耶律延禧下旨,在上月調動西北路詔討司的兵馬,共計五萬余騎兵,開始對西夏悍然發起了進攻。
兩國戰事,就在這猝不及防的當口發生了。
戰事開始,遼國兵馬便勢如破竹,長驅直入西夏境內一百余里,西夏軍雖然奮力抵抗,終究還是節節敗退。
遼夏啟戰,正在西北戍邊的邊帥章楶自然是要嚴重關注的,雖然這兩國的交戰與大宋無關,可這畢竟是大事,章楶于是派快馬向汴京奏報。
文德殿內,眾人看過了章楶的奏疏后,表情愈發古怪了。
遼夏啟戰的前因后果,是不是過于草率了?
就因為邊境的沖突搶掠,耶律延禧便不惜發起國戰,他到底是為了什么?
都是前年的老狐貍,這些停留在表面的理由自然是沒人肯信的,這里面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和理由。
“諸位都看完了,那就說說吧,遼夏開戰,我大宋西北邊軍如何處之?”趙孝騫平靜地道。
樞密使許將眉頭深蹙,他還有很多問題沒想通,此時不便多說什么。
許將沒說完,旁邊的樞密副使安燾自然更不便說什么,這事兒發生得實在太蹊蹺,兩位樞密院大佬都不敢輕易下結論。
唯獨蔡京卻察言觀色,他先默默地掃視了眾人的表情,然后眼神落在趙孝騫的臉上。
良久,蔡京見無人出聲,方才小心翼翼地道:“官家請恕臣放肆,剛才章帥急奏傳來,臣見官家臉上似乎并無意外之色……”
“臣斗膽敢問官家,遼夏開戰的原因,咱大宋事前是否有過籌謀,或者說,此戰根本就是官家暗中謀劃的?”
趙孝騫吃了一驚,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臉頰,脫口道:“這么明顯嗎?”
這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話出口,殿內頓時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趙孝騫。
神!還真是你干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