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的表情都放松了許多,二人又開始談笑風生。
“朕聽說太后喜歡汝窯的瓷器,已經下旨令當地進獻更多汝窯入宮,到時候送去慶壽殿,請太后笑納。”趙孝騫微笑道。
太后歡喜不勝,也道:“本宮聽說皇后的身孕已有兩月余,便讓人買了幾株上好的百年山參,何首烏,天麻等,回頭讓宮女給皇后送來,雖是上好的補藥,但也要讓太醫瞧過后再用,食用當適量。”
趙孝騫拱了拱手:“朕代皇后多謝太后一片心意了。”
二人相視一笑,彼此的笑容都充滿了真誠和善意,不是母子,勝似母子。
此時此刻若有史官在旁,定會感動得淚流滿面,在史冊上奮筆疾書,“上與太后情深甚篤,天家和睦,社稷萬安,此祥兆也。”。
…………
文武朝臣還在為征伐西夏而忙碌時,朝堂又傳出了一個驚天消息。
向太后為支持官家新政,支持即將推行的方田均稅法,主動交出娘家外戚名下的十萬頃田產,交由朝廷安置失地農民。
這個消息,算是打響了趙孝騫欲推行方田均稅法的第一槍。
天下各地官員消化這個震驚的消息后,人們終于意識到,方田均稅法終于要落實了,任何人反對都沒用。
就連太后都親自上交了名下的田產,天下還有誰比太后更頭鐵,敢公然反對?
朝野內外一片嘩然,許多官員在府里破口大罵,可在朝會上卻依然不敢出聲。
當然,也有膽子大的,打著“祖制”,“禍國”等旗號,公然上疏,激烈反對官家推行反田均稅法。
對這些膽大朝臣的奏疏,這一次政事堂的做法卻跟往常不一樣。
章惇,蔡卞等人態度出奇地一致,他們選擇了沉默,對奏疏也是不聞不問。
而門下侍郎蔡京卻出手了。
他召來了吏部尚書,交給了他一份名單,上面都是上疏反對方田均稅法的官員,蔡京交代吏部尚書,這幾人全部罷官免職。
對蔡京的雷霆手段,政事堂其他宰相都沒說什么,盡管蔡京此舉多少有些僭越之嫌,可是就連章惇都保持了沉默,算是對蔡京行使雷霆手段的默許。
這是政事堂第一次正面回應群臣上疏,無論宰相們心里怎么想,這一次終歸是站在了官家這一邊。
幾道罷免的文書頒下,朝臣們懸著的心終于死了。
他們現在已明白,方田均稅法的落實,是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了。
官家已經下定了決心,不惜觸犯天下官員豪強的利益,也要堅決推行方田均稅,天下的土地田畝即將面對一次重新洗牌。
與此同時,汴京城外北郊二十里外的一處奢華府邸外,一支騎隊疾馳而來。
騎隊大約近千人,將士皆著甲胄,手執火器和刀槍,殺氣騰騰地策馬飛馳。
為首的是一名年輕的文官,大約二十四五歲,五官俊朗,面色冷峻,身上只穿著低品階的綠色官袍,眼中的光芒猶如夜空里的星辰,閃閃發亮,里面仿佛裝著天下和宇宙。
文官帶著千人騎隊,來到這處豪奢的府邸外。
“下馬!”騎隊的將領喝道。
千名將士動作統一地翻身下馬,右手按上了腰側的刀柄,目光冰冷地注視著這座府邸緊閉的大門。
府邸門外是有護院壯丁值守的,見這支騎隊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顯然來者不善,護院急忙奔進門通報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