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滾吧,老夫求你了。”趙顥的語氣已帶著幾分哀求了。
“這就滾,這就滾……咦?好粗好長的犀角啊……”
話沒完,趙顥終于爆發了,瞋目厲喝:“你再不滾,信不信老夫死給你看?”
“父王息怒,您可不能死,死了這密室里的玩意兒都是留給孩兒的遺產了,損失更大……”
趙孝騫捧著紫檀木盒轉身跑遠,趙顥怔怔看著他的背影,生平第一次,他發現兒子的背影像極了賭得傾家蕩產,偷家里的地契換錢翻本的敗家子,簡直神似。
“造孽啊!”趙顥悲憤地恨恨跺腳。
“來人,傳令下去,王府后院花園里的花花草草全都拔了,改種菜,以后王府多吃素,少吃肉!”趙顥咬牙下令。
…………
遼國,上京。
宋使蘇轍一路急趕,用了十余天,終于趕到上京。
大宋與遼國聯軍滅西夏,這是大宋的頭等大事,國內各官署已經開始籌備了。
蘇轍作為最關鍵的一環,路上不敢稍有耽擱,六十來歲的年紀了,居然生生咬牙硬抗,一路餐風露宿,除了短暫的睡眠,其他時候基本都在馬上。
遼國君臣對宋使的到來頗為意外,他們沒想到,在宋遼關系表面和睦,實際已非常惡劣的情勢下,宋國的皇帝居然派使臣入京。
耶律延禧意外之下,心生驚疑。
他腦子里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糟糕了,難道遼國對西夏開戰的事,引起了大宋皇帝的不滿?
此事發生得確實有點突然,遼國事前根本沒與大宋打過招呼,派來宋使譴責或是表達反對意見,也是很正常的。
宋遼夏三國,互相之間各有牽扯,各有利益糾葛,三國的關系一直是似敵非敵,似友非友,非常微妙。
而且三國的存在,早已形成了平衡,無論政治軍事還是商業上,這種三者之間形成的平衡已經成了彼此的默契。
如今遼夏開戰,無疑打破了這種平衡,站在大宋的立場,他們的皇帝顯然是不高興了。
耶律延禧是這么想的,于是對蘇轍的到來,第一反應竟有些畏懼,遲遲不肯下旨召見,蘇轍到了上京后,不得不在上京的館驛里住了兩日,卻一直見不到耶律延禧。
蘇轍有點急了,軍國大事,遲一天都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貽誤了戰機。
作為使臣,人都到彼國京城了,卻見不到彼國的皇帝,這是嚴重的失職。
出使遼國的差事,是蘇轍好不容易主動爭取來的,若是沒有完成使命,自己必將在史書上留下壞名聲,有晚節不保之虞。
蘇轍到上京的第三天,仍然沒能等來耶律延禧召見的旨意,于是蘇轍生氣了。
文人發起飆來,有時候比武將更激進,更極端。
蘇轍穿上大宋的朝服,手執代表大宋皇帝和國威的節杖,獨自出了館驛,步行來到遼宮前。
宮門值守的契丹武士們見來了一位穿著宋國官服的老人,大家不由愣了,但還是下意識地握緊了腰側的刀柄,目光不善地盯著蘇轍。
蘇轍渾然無視,只是站在宮門前,舌戰春雷般大聲道:“奉大宋皇帝陛下旨,本官蘇轍出使遼國,兩國兄弟之邦也,遼主為何遲遲不肯召見宋使,此非失國禮乎?”
宮門前的契丹武士自然是不敢對宋使動手的,蘇轍完這番話后,宮門內還沒有任何反應,武士們已紛紛翻起了白眼。
這時候你倒提起兩國“兄弟之邦”了?
你們的皇帝趙孝騫當年率軍打遼國時,下手可一點都沒客氣,僅在他的指揮下殲滅殺戮的遼軍將士,足足有十六萬!
對了,順手還占了燕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