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騫正色道:“胡!世間寶物皆無主,唯有德者居之,朕發現的寶藏,自然歸朕所有。”
狄瑩被這無恥的論調驚得半晌沒話,良久,狄瑩斷然道:“妾身不要,狄家也不要,……官人都是皇帝了,還做那敗家子偷家產的行徑,出去可就是天家的大丑聞了,斷斷不可行。”
“再,官人拿阿翁的積蓄貼補妾身的娘家,將來東窗事發,阿翁怕是連妾身都恨上了,不行不行,妾身今日就當什么都沒聽到!”
趙孝騫見狄瑩堅決不肯答應,只好放棄。
老丈人家過得這么慘,賢婿確實應該幫一把。
朝廷國庫自然是沒法動用的,宮廷內帑也都有固定的收支,沒關系,趙孝騫個人還有雪鹽和茶葉的收益份子,回頭把自己份子送給老丈人半成,足夠讓狄家世代過得舒舒服服了。
反正到了如今他這個地位,個人的利益真的已經無關緊要了。
趙孝騫在朝會上下旨頒行方田均稅法的第三天,朝堂再次被一個消息震驚。
為了支持和擁護官家頒行的方田均稅法,官家的父親,楚王趙顥宣布,向朝廷上交楚王府私家田產共計兩萬余頃。
這個消息實在比向太后外戚上交田產更令人震驚。
向太后及其外戚上交田產,對外宣稱是主動上交,但其中的內幕卻有不少朝臣都清楚,更何況監察府還查辦了向太后娘家的兩名外戚,不僅查抄了田產,還把兩名外戚砍了。
這情況能叫“主動”嗎?
分明是被官家所逼迫,只是向太后外戚失勢,敢怒不敢言而已。
但楚王府上交田產,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楚王是官家的親爹,為了支持擁護方田均稅法,主動上交田產,這事兒多半是真的。
盡管楚王上交的田產只有兩萬頃,遠遠比不上向太后外戚上交的十二萬頃,可人家楚王是真正主動交的啊,比向太后娘家有覺悟多了。
汴京朝野聽了這個消息后,紛紛登門拜訪楚王府,對趙顥那是一通毫無底線的夸贊。
深明大義啊,心系蒼生啊,死而后已啊等等,各種贊美之辭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趙顥原本待在王府里自怨自艾,被兒子搶劫了田產地契后,趙顥整日沒精打采,長吁短嘆,暗暗盤算讓兒子當這個皇帝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
反正目前這情況是虧慘了,棺材本都賠進去了,也不知將來能不能翻本。
結果無數朝臣權貴紛紛登門拜訪,趙顥只好努力擠出笑臉招待。
面對權貴朝臣們的馬屁,尤其是聽到眾人夸他深明大義,兩萬多頃土地,二話不就交上去了,簡直是大宋朝臣的表率和偶像。
趙顥越聽越不是滋味兒,本來好好的贊美之辭,可趙顥卻總覺得人家在諷刺他,罵他是大冤種……
神特么“深明大義”,那是本王主動上交的嗎?
本王分明是被敗家子搶劫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