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陳老師了。”
林東也不扭捏了,這大冷的天,配上老帝都的銅鍋火鍋,確實是絕配。
三人吃了一會,陳道銘直接開口道:
“林東,今天這場戲雖然是我們兩個和你的對手戲,但主角是你,我們都是配合你的。”
“你有什么想法盡管提就行。”
林東拿起了劇本,認真地說道:
“首先對于項羽打斗的戲份,我有一個想法,兩位老師可以幫我分析分析。”
“我覺得最后項羽殺這一百多個漢兵的時候,可以用槍尾來打。”
“槍尾巴?”段義宏微微一愣。
“嗯,槍尾巴意味著不殺。”
“按照史書的記載,其實到這個時候的項羽其實已經有些厭倦廝殺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不是劉邦的對手,論治國論造福百姓劉邦都比他強,再徒增殺戮已經沒有意義了。”
“兩位老師想想,項羽都要寶馬贈亭長,人頭送故人了,還有必要再多殺幾個漢兵嗎?”
段義宏和陳道銘思量了片刻,然后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有道理,這樣確實更合理一些。”
“這個小細節很妙!”
“項羽這個人一生殘暴好殺,曾經可是坑殺了二十萬秦兵,到最后的關頭選擇不殺,也更有戲劇性。”
陳道銘越琢磨林東的話,越覺得有味道,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會演戲敢演戲,而且還有耐心去鉆研劇本,這樣的演員可真是太少了。
很多年輕演員拿到劇本之后,別說研究劇本背后的歷史了,連整個劇本都不會看完,一般只看自己那部分的臺詞。
而林東能提出這么好的修改意見,代表他把楚漢這段時期的歷史研究得很透。
“至于兩位老師的戲份,我一個初出茅廬的小演員不敢亂講,就簡單確認一下到時候的情緒就行了。”林東接著說道。
“段老師,您飾演的韓信在我自刎的時候,我覺得應該表現出一種滿足的情緒。”
“韓信這人忍辱負重,年輕時候忍受胯下之辱,求得便是功成名就,一鳴驚人。所以在除掉項羽之后,他應該是很滿足,因為自己的志向終于實現了。”
“陳老師,您飾演的劉邦在我自刎的時候,應該表現出一種恍惚又有些惋惜的情緒。”
“劉邦其實一直很怕項羽,史記上記載劉邦在項羽死后,還很多次膽戰心驚夢到項羽還活著,所以在真的殺掉項羽的那一刻,他應該是有些恍惚的。”
“至于惋惜,也很好理解,畢竟項羽是劉邦最大的敵人,又是曾經的結義兄弟,那一刻的感情肯定是復雜的。”
林東說完,兩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段義宏一邊抽著煙,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林老師這對角色理解很準啊,你想的和我想的幾乎一致。”
“看來你不光是研究了你的角色,把我們兩個的角色也都給剖析了一遍啊。”
陳道銘也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和這樣有思想的演員對戲,真的是很舒服。
林東作為演員的素質和擔當比他想象的還要好。
他笑著說道:
“得了,我看咱們三個的思想高度一致,今天這戲估計能一遍過。”
-------------------------------------
ps:本書首秀期,大家覺得看的還行的話,可以點點催更,送送免費的為愛發電,新書期的各種數據對書的發展很重要。
另外也可以留言說一下想看主角接下來演什么樣的戲份,作者菌都會盡力滿足大家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