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
吳德一示意服務員可以上菜了,然后就盯著蘇秦,等著他解釋一半的意思。
“吳總,之所以……”
“以后叫我吳叔叔,或者叔叔都行,不準叫吳總。”
吳德一以前沒發現蘇秦叫他吳總有什么不妥,可現在聽起來卻有點不舒服了,一個比自己兒子年齡還小的學生娃說話像成年人實在是讓他不習慣。
而且吳德一心里也慢慢開始欣賞蘇秦了,所以不想和他之間顯得太生疏。
“吳叔。”
蘇秦憋出一口氣叫了一聲,他何嘗不是在適應,叫一個說起來和自己真實年齡差不多大的人叔叔也很別扭的好不好。
不過已經要習慣了,重生后已經叫過好幾個人叔叔了,叫就叫吧,反正又不掉塊肉,現在這年齡也應該怎樣去稱呼他們。
“吳叔,網吧以后的經營您不會插手吧?”
蘇秦有點擔憂,如果吳德一插手網吧的事,那自己的很多想法估計會有阻礙。
如果只是吳迪自己弄,那肯定會以蘇秦的意見為主。
蘇秦也說過以后不插手網吧的經營,但那是在穩定以后,前期他還是要認真策劃才行。
“好吧,我不插手,就只管那個店就行。”
吳德一明白年輕人的想法,都不喜歡長輩干涉自己的工作,既然是自己兒子要開這個網吧,那就讓他放開手弄,也好看看他的能力。
“吳叔,我剛才說的一半,其實就是不想您去開現有品牌的店,而是以吳迪的名義做一個新品牌出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您現在賣多得東西不符合我對這個店的定位。”
“雖然都是針對年輕人,但我想做的是更潮,更有個性化和唯一性的店。”
蘇秦讓吳迪去問吳德一的出發點只是因為開店前有些事只能他去辦,比如貨源渠道一類的。
“更潮?更有個性化?”
吳德一對這兩個詞好像不太理解。
“潮就是指潮流,比如現在一線大都市最流行的衣服就可以叫做潮服。”
“個性化就是給年輕人分類,打上一個標簽,這個標簽不是貶義的意思,而是一種年輕人對自己喜好的定位。”
“比如有的人知道自己只愛聽流行音樂,不喜歡古典音樂,這就是他潛意識里給自己打上了一個標簽。”
“我們的店除了要賣前沿城市最流行的衣服和鞋,還要針對不同人群賣一些個性化的東西給他們。”
蘇秦給吳德一做了解釋,同時心里都是想法越來越清晰,他要把這個店打造成碚城年輕人最喜歡的店。
而且這個店是獨立的,是可以和網吧給開來弄的,只是前期需要借用網吧來做做口碑。
蘇秦說完就夾了塊毛肚在沸騰的麻辣鍋里燙了燙,七上八下后放入口中,口感剛剛好,爽脆。
這段時間又要學習,其他要做的事情也很多,蘇秦突然感到有點疲憊,沒有系統發布任務的日子也不輕松,追逐夢想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吳叔,我幫吳迪把前期的事情弄好,以后就不管了,要高考了,我也要把心思多放在學習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