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家中一窮二白,怎好再花錢?
溫逸良看出她的猶豫,摸摸她的頭發溫聲笑道:“苒苒不必憂心,供你吃喝些零嘴的錢還是有的。”
溫苒苒聞言也不再推拒,正好她還要打聽打聽擺攤的注意事項,若是什么都不肯買還問東問西的,人家攤主也未必肯搭理你。
她想著,尋了個粥餅攤。一則便宜,二則攤主是對慈眉善目的老夫妻,瞧著好說話。
溫苒苒與溫逸良走過去坐下,老婦人立刻笑瞇瞇地過來招呼:“客官想吃些什么?”
“爹爹,我個胡餅便夠,你吶?”
溫逸良知曉女兒舍不得花錢覺著心疼,連聲道:“一個胡餅怎夠?”他說著,開口問那老婦人,“可還有什么粥?”
“有清粥、菜粥、魚肉粥。”老婦人笑瞇瞇地道,“清粥兩文錢一碗,菜粥三文,魚肉粥四文。”
“那便再加碗魚肉粥。”溫逸良說罷,怕溫苒苒擔心轉頭看向她,“爹爹晌午吃得多,現下還不餓。”
溫苒苒看著面前這個對自己細心關切的中年男人心里一熱,感動的不知說些什么。
攤主手腳麻利得很,眨眼的功夫便將胡餅和粥端了上來。
“謝謝婆婆!”溫苒苒脆生生地道謝,一雙笑眼盛了蜜似的。
胡餅上撒了層芝麻鹽,熱氣騰騰的透著焦香,魚肉粥鮮香撲鼻,一聞便知用的是新鮮魚肉。
溫苒苒伸手將胡餅掰成兩半,酥脆的餅皮雪花似的翻動掉落,餅瓤軟嫩卻又有股子韌勁兒,沒個二三十年的白案功夫可做不出這么好的餅!
“爹爹您也吃!”她將餅遞給溫逸良,低頭咬了一口,皮脆瓤軟,濃濃的米香配上芝麻鹽的醇香,很是可口。魚肉粥做得也極好,攤主實惠舍得用料,粥燉得軟爛綿稠、魚片滑嫩鮮美,粥里滿是魚鮮味,吃上一口滿口生香,沒有半點腥氣。
溫苒苒吃得眉眼舒展,由衷夸贊道:“婆婆,您家胡餅好吃,粥也香!”
“哎喲!小娘子這嘴可真甜!”老婦人聽見有人夸自家吃食,對方還是個模樣極好的小女娘,美的面上笑意都盛了幾分,“不是老婆子我夸口,就我老伴兒這做胡餅的手藝,滿京都找不出第二個!”
正在灶上忙活的老大爺被夸得渾身不自在,小聲嘟囔了兩句:“這婆娘,啥話都敢說,也不怕閃了舌頭。”
溫苒苒咬著餅,只管挑好聽的說:“阿公實在是謙虛,您這手藝可不輸大館子,依我看,宮里的御廚都比不上!”
“可不敢跟御廚比!”老婦人連連擺手,可眼尾的褶子綻得跟花似的,笑得滿面春風。她心情頗好,看著這水靈靈的小娘子也是越瞧越喜歡,回身拿了個胡餅放在溫苒苒桌上,“難得有人能這般哄我高興,這餅盡管拿著吃,不收錢!”
溫苒苒見此連忙推拒:“這如何使得?婆婆您與伯伯日日忙活做餅熬粥,掙得都是辛苦錢,我怎好白拿您的?”
“不過是個餅子,不是什么值錢玩意兒,小娘子別客氣,以后常來便是!”
老婦人熱情得很,溫苒苒也不好再拒絕,道了謝接下餅子包好,想著帶回去給娘親吃。
溫苒苒又與老婦人閑聊了幾句,熟稔熱絡起來才開口打聽擺攤得事:“婆婆,如今在市上擺攤需要繳納市金嗎?稅又如何交?”
溫逸良聞得她問起這些不禁怔愣:苒苒問這些做什么?
老婦人聽她打聽起這些,立馬搬了凳子坐在她身旁,十分熱心地將擺攤里的門道講得事無巨細:“在咱們東市,像我跟我老伴兒的這種固定攤位每年需二兩銀子的市金,若每年營收低于十兩銀子可免去稅錢。但若想兌個位置差不多的攤子也得十五兩往上。做流動攤子就省錢多了,不用出錢兌攤子,也不必繳納市金,只要遵紀守法,隨你在市上逛,巡城監的官爺們不管這個。”
“如果要去西市擺攤的話市金會貴些,每年需十兩銀子。不過西市更靠近皇城,附近多是達官貴人府宅,貴人們多去西市,是以賺的也更多些。”
溫苒苒邊聽邊默默盤算,就以現在的境況,別說是西市,便是連東市的市金她也是拿不出的,更何況還得出一筆兌攤子的銀子。
做流動攤販倒是可行,不過這啟動資金她也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