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耶穌十二圣徒之一嗎?怎么會是教皇。”
眾人不解,但基嘟教徒都知道,這位耶穌的大弟子,十二門徒之首,雖然生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殉道。
但死后,被后世信徒追尊為公教首任教皇。
在整個基嘟神系中的地位,無限逼近耶穌。
“偉大的圣彼得教皇,圣人不愿親自動手,那就有勞您了,偉大而神圣,”
“阿們。”
子民們虔誠禱告,想要獻上信仰之力。
卻發現,那條通道被堵住了,打不開。
“怎么回事?那個和尚竟能封禁一界。”
與此同時,唐三藏默念心經,引發虛空亂流。
神圣的外衣下,生成一片攝人心魄的神魔場。
看不盡的黑暗,你跟我說是功德佛?
對此,唐三藏做出了解釋:“萬法皆立,陰陽相對,吾得一法,即通正反。”
看破功德之人,想看破陰暗又有何難?
圣彼得教皇剛降臨,就陷入了修羅煉獄之中。
佛陀法相大手下壓,以為是要將他從深淵撈出。
轉眼間才發現,是要讓他萬劫不復。
“虛偽的和尚,佛門有你這種人,真是可悲。”
圣彼得教皇只是一嘆,就向上帝借法。
搭建完整六芒星圣陣,囚禁佛陀巨手。
他們身為上帝的子民,縱使變得再強,每次施法都得向上帝請示。
當然,這種沾染圣韻的攻擊也格外強大。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出家人當以慈悲為懷。”
唐三藏已擺下黑暗深淵,又心向光明。
這兩種相互矛盾的力量碰撞在一起,竟形成一個詭異空間,名為……
超度!
很顯然,身為天主教義的集大成者的圣彼得,根本聽不進去大乘佛法。
正欲領略對方拳腳,才發現雙手被套上枷鎖。
“大膽!你佛教的規則,怎敢捆綁基嘟教的神!”
圣彼得很強,但掙扎兩下后發現無濟于事。
此言就是想讓耶穌搭救,但耶穌也皺起了眉頭。
旋即彈指揮間,第二道圣火轟然落下。
然而衍化之后,那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
底下的人當即喝出“教會”二字,這第二道圣火,竟直接將整個教會搬了出來。
同時,東正教的旗幟在西方大地巍峨矗立。
“是我們最偉大的牧首,圣枚特羅凡內斯大人!”
在信徒們虔誠的叩拜下,吃瓜群眾這才意識到,牧首相當于教皇的意思。
而圣枚特羅凡內斯身后,是無數祭司、執事。
也正是這種壓迫感,才將唐三藏逼退半步。
“圣彼得,你是最親近彌賽亞的人,沒想到啊,你竟如此不堪一擊。”
普世牧首呵呵一笑,手里托著一座城。
正是所有教徒的信仰之地,君士坦丁堡!
轟然朝那普度佛法砸去,以為能將其砸斷。
卻迎來了圣彼得的罵聲:“混到!你想砸死我不成。”然而陰霾過后。
圣彼得依舊被佛法纏身,已被超度半截手臂。
再這么下去,他必死無疑,耶穌陷入沉思。
這個和尚是個契機,正好可以借此機會。
將分裂的三教重新整合。
到那時,只要耶和華不限制他,就能徹底壟斷基嘟神系,成就完美圣人。
然而耶穌又怎會知道,耶和華不是同樣想法嗎?
也是同一時刻,唐三藏坐而立世,以身化佛。
“既然爾等教義有別,何不來聽聽大乘佛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