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昆侖戰區空軍機關會議室內。
此時二十幾名成員圍坐在巨大會議桌前,所有人都一臉凝重。
“西北研究所關于碳纖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的試驗又失敗了。”
沉默了片刻,人群中忽然有人發聲。
參加會議的成員無一不是碳材料方面的一線大能,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大家全都心里咯噔一聲。
碳纖材料是生產戰斗機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占機身比例非常大。
如果這種材料技術不能突破,無疑龍國的空軍會被西方瘋狂的卡脖子。
西北研究所是國內目前最頂尖的碳材料研究所。
這次試驗的失敗也就意味著龍國最尖端材料技術的失敗。
“有說什么原因嗎?”人群中有人問。
“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碳化裂解的工藝不夠完善,西北那邊已經在抓緊時間總結失敗原因了,最快預計明天初可以開展下一輪攻堅......”
“三年又三年,我們空軍等這種碳材料,已經等得太久了。”
陳老嘆了口氣,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臉上的皺紋好像更深了。
陳老原名陳小兵,是國內材料界的泰斗級人物。
作為龍國最早研究與攻堅材料技術的那一批骨干,他深知碳纖材料的重要性。
只是沒想到自己帶出來過無數西北研究所的博士生,但碳纖材料卻在這幾十年的時間里沒有一點突破。
這次是最有希望突破的一次,他們從特殊渠道獲得了一批西方低等級的生產線。
可就算是這樣調試了三年,最終也是也功虧一簣。
不僅沒能得到有效的試驗數據,還白白浪費了大筆經費。
經歷過這次打擊,陳老已經可以預見以后上級一定會再次削減碳纖材料的研發預算。
想要在短時間內量產屬于我們自己的碳纖材料恐怕是不可能了。
陳老此時別提有多難受了,心中不禁暗暗感嘆道。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什么時候才走得到對岸,看見共和國的光輝。
就在陳老思緒萬千之際,一旁的空軍少將魏軍猶豫了片刻,忽然遞上來一份文件。
“小魏,這是?”
“陳老,這是我們空軍剛得到的一份文件,想請您過目一下。”
“剛得到的材料?”陳老一臉疑惑地戴上眼鏡,看向文件上的數據,忽然眼前一亮。
“彈性模塊在300gpa以上。”
“抗拉抗剪力強度在3800mpa以上。”
“這個材料數據真實嗎?”
陳老直接驚了,這么漂亮的數據不要說在量產階段,就算是試驗階段都沒有出現過。
“非氧化環境下可以承受2000攝氏度高溫,即使在3000攝氏度下也不會軟化溶解。”
不用懷疑了,這材料的級別絕對超過了t2000,完全滿足空軍戰斗機的數據要求。
“小魏,你這個材料哪里來的?!”
陳老著急道。
“這個......”魏軍面有難色。
“有話直說,我們連西方低級生產線都接受了,還有什么不能說的。”陳老正色道。
“也不是不能說,只是說不出來各位領導可能不太能相信。”魏軍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這個材料是我們后勤部的一名干事采購的。”
“后勤部?”
“干事?”
所有人都一臉懵圈。
后勤部顧名思義不是主管后勤的嗎?
哪時候采購研發材料也歸他們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