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瀾無奈地看了凌波一眼,凌波只是吐吐舌頭,一臉無辜。
“《后漢書·禮儀志》中記載:‘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鳩鳥象征的是長壽有德的老人,漢朝老人有德者,過七十,賜鳩杖,自由出入官府,子女都敬重孝順。正應了老太君今年七十大壽的典故,哪是你說的意思?”葉清瀾不緊不慢地道。
“哦~原來是這樣啊。”凌波拖著長音作恍然大悟狀,看向楊巧珍,笑道,“看來我也得多看點書了,免得和楊姐姐一樣,見了鳩鳥還不認得,還認作鴛鴦呢……”
何夫人還在愣神,那邊何清儀已經上來朝葉清瀾行禮道:“姐姐真是用心,我替祖母謝過葉姐姐了。”何夫人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道謝不迭。
她們哪是謝繡禮,謝的就是葉凌波那一句“鳩占鵲巢”,在眾人面前點出了盧文茵的行為。
盧文茵和楊巧珍吃了這個大虧,哪肯罷休,但她們沒有葉清瀾這樣扎實的學問,一時又想不到反擊的方法,倒是盧婉揚不知道什么時候過來,笑道:“楊姐姐也是關心則亂罷了,清瀾姐姐這樣良善,老太君知道了,也要為姐姐上心的……”
她是未嫁小姐,不能點得十分明,但意思到了,楊巧珍立刻反應了過來——鳩鳥還是鴛鴦有什么要緊?橫豎她們是夫人,葉家全是小姐,夫人天生具有一項權力,無論怎么談論婚事,取笑姻緣,都是“出于好意,關心則亂”,葉清瀾二十四歲沒嫁,又參加花信宴,她們這些夫人只要拿著關心她婚事的名義,就能一直說下去。
楊巧珍能反應過來,葉凌波自然更反應了過來。
她也知道這道理,索性先聲奪人,在楊巧珍的話頭起之前就扼殺。
“楊姐姐心煩意亂也有道理。”她笑著道,“畢竟家里出了那樣的事,也難怪。古語有云‘投桃報李’,楊姐姐這樣為我們姐妹著想,我們也該把姐姐的煩心事說出來,為姐姐分憂才對。”
她這話一說,楊巧珍頓時色變,也顧不得盧婉揚提醒她要繼續說葉清瀾的婚事了,立刻道:“你什么意思?別在這胡說八道,誰要管你姐妹的事了……”
葉凌波笑得眼彎彎,眼神中的意思卻很明顯——你不仁休怪我不義。她的手段楊巧珍是聽說過的,知道她身邊那個楊娘子消息靈通得很,只怕這威脅真不是玩笑。
然而楊巧珍想息事寧人,盧文茵卻不肯。
“既然如此,你不如說出來,知道的人還當你是為巧珍分憂,不知道的還當你是威脅呢?”她立刻更進一步,明擺著是要把葉凌波架上去。
當眾說出楊家的秘事,楊巧珍固然丟臉,葉凌波身為閨閣小姐,這樣咄咄逼人,在花信宴上的前景也堪憂……盧文茵是拼著犧牲了楊巧珍,也要先斬斷葉家一臂了。
局勢正僵持間,眾人身后卻傳來笑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