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晚上的發酵,乾帝駕崩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京都。
次日朝會的時候,天色未明,三皇子蕭逸就身穿素服,臉上帶著刻意營造出來的悲戚,緩緩地走到大殿之內。
群臣們分列兩班,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總之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悲傷。
三皇子蕭逸掃視了一圈眾人,用顫抖的聲音宣布道:“昨日本皇子接到了前線的戰報,父皇不幸龍馭賓天,本皇子難過的徹夜未眠......”
說完,蕭逸抽泣了幾聲,擦了擦眼中并不存在的淚水。
“殿下,如今陛下駕崩,您乃是監國皇子,身負重任,一定要好好的保重身體啊。”
“是啊,三殿下還請節哀順變,定要保重身體,現在大乾離不開您啊。”
有些聰明的大臣在得知了乾帝駕崩的消息后,便已經開始為自己謀劃了。
如今朝堂上三皇子跟四皇子誰優勢大不言而喻。
所以今日的朝會上,很多曾經中立的官員也都態度明確地站在了三皇子蕭逸一方。
眾人都在向蕭逸示好,爭取在蕭逸的眼中留下一個好印象,這個時候有一個老臣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
“陛下駕崩,北莽大軍對我大乾虎視眈眈,如今怕不是會趁虛而入,我大乾江山危矣。”
此言一出,不少官員的臉色都變了。
現在的大乾屬于內憂外患,乾帝之死帶來的影響比大家想象的還要大啊。
宰相宋琦看了一眼殿內群臣,隨后朝著蕭逸拱了拱手:“三殿下,當務之急應當速將邊疆守軍調回京都,拱衛京都的安全。”
不少大臣都贊同宰相宋琦的話。
雖然邊軍一旦調回來就代表著邊疆很有可能會被外敵侵占,可是相比較這些,還是保護他們這些臣子以及京都的安全更加重要啊。
三皇子蕭逸默默地點了點頭,隨后臉上露出了為難之色。
“本皇子雖然很想支持你們,可是戍邊的大軍并不一定會聽從本皇子的命令,說到底本皇子只是監國,可想要調動大軍依舊還是名不正言不順啊。”
蕭逸的話想要表達什么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這個時候聰明的大臣們已經主動站出來了。
“三殿下,如今我大乾內憂外患,唯有先穩定人心方能應對危機。”
“國不可一日無主,殿下是先帝欽點的監國皇子,證明在先帝心中,殿下與其他皇子是不同的。”
“并且這些時日殿下的能力臣等都看在眼中,臣懇請殿下即刻登基,以安天下民心,凝聚朝野之力,共御外敵。”
蕭逸很想一口答應,可是還是強忍著心中的激動假裝矜持道:“父皇剛剛駕崩,本皇子悲痛萬分,此時登基恐怕會遭受他人的非議啊。”
宰相宋琦這個時候知道該自己上場了。
他向前走出一步,然后跪在蕭逸的面前懇請道:“陛下,您是最合適的人選,還請殿下登基即位,引領我大乾渡過難關。”
見宋琦帶頭了,眾多大臣紛紛跪下:“請殿下登基即位,引領我大乾渡過難關!”
蕭逸看了一眼大殿內已經有三分之二的大臣跪在自己的面前,而且其中有不少都死于曾經四皇子蕭晟的人,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他朝著四皇子蕭晟望了過去,為了惡心蕭晟,他故意問道:“四弟,你覺得我該答應嗎?”
蕭晟抬起頭,語氣輕蔑地說道:“你配嗎?”
三皇子蕭逸整個人愣住了。
他沒想到蕭晟都到了這個時候了,竟然還敢嘴硬。
難道他不是應該感到非常惶恐嗎?
難不成是因為知道自己登基后絕對不會放過他,所以破罐子破摔了?
為了維持自己的風度,蕭逸強壓下心中的怒火,臉色平靜的問道:“哦?難道四弟你以為你才配成為大乾的新君嗎?”
蕭晟高傲地仰起頭:“那是自然,只有我才配坐在那張龍椅上!”
你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