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的時候,沈薇和小來姊娘倆,還有二大爺王大梁一家四口和王順,都是在王安家吃的。
之所以要單獨說王順,那是因為王順已經分家單過了,跟王大梁他們,算是兩家人。
吃飯的時候,王大柱突然問王安道:
“小安,你那房子是想咋蓋呀?蓋幾間?”
不得不說,這王大柱的心也是夠大的,房子都要動工了,才想起問這個事兒。
要說王大柱之前沒關心這事兒也是正常的,畢竟這年代蓋磚瓦房,基本就是跟土房子差不多少。
一般都是3間,也就是東屋、外屋和西屋,當然也有4間和5間的,但不管是幾間,基本都是只有一個東屋。
當然,也有那種5間房子,東邊三間是獨立的,就是有正常的東西屋和外屋,然后西邊那兩間也是獨立的,但是只有外屋和西屋。
反正林林總總,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標準。
王安聞言,毫不猶豫的說道:
“我尋思就直接蓋二層樓省心了,咱們一家子都住進去,那多好啊。”
王安手里的圖紙,已經畫了正經不少了,并且每張圖紙也是改了又改,總之王安感覺,自己設計的房子,可以說是已經達到十分完美的程度了。
只不過王安話音剛落,王大柱兩口子和王大梁兩口子,都不禁皺起了眉頭,然后又相互之間對視了一眼。
只見王大柱頓了一下后說道:
“現在這年月,風一陣兒雨一陣兒的,你蓋個瓦房都夠顯眼包的了,那你要是再整個二樓,全鄉的人都得知道,咱家早晚不得挨整啊?”
王大柱說完,劉桂蘭也說道:
“小安吶,你爹說的對,今天那牛老二是個啥德行,你也不是沒看見,我跟你說小安,咱們屯子跟牛老二那樣的,可是正經不老少,要我說咱們還是鳥悄兒的,犯不上顯擺。”
王安一聽,頓時一愣,說實話,這方面的事情,王安還真就沒考慮進去。
因為以王安的思想就是,自家過自家的日子,只要自己和家人能享受到生活就可以了,至于別人會得紅眼病這個事情,王安壓根連瞅都不會去瞅一眼。
劉桂蘭說完,二大爺王大梁也勸說道:
“就咱們屯子這些人,表面上一個個的都挺好,背后都不定咋給咱們使壞呢,這要是給咱們整個偷雞倒把的名聲,就以上邊那些人的揍性,沒準兒就得給咱們盯上。”
王安停下要去夾菜的筷子,下意識的說道:
“這個應該沒事兒吧?我有幾個朋友,在縣里都是位置很高的那種,真有啥事兒,他們就會幫我擋下來的。”
王安說是這么說,但實際原因卻也不是完全因為張舒雅和武冬他們。
因為隨著分田到戶的全面普及,再加上個體工商的全面放開,富裕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多。
這就導致人們的思維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金錢至上的理念會逐漸占據所有人的心里。
而至于偷雞倒把,也就是這幾年查的比較厲害,只要自己不明目張膽的從事大型商業行為,就守在dj縣這一畝三分地的話,已經根本就不叫事兒了。
只是二大爺王大梁一聽王安這話,卻有點語重心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