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曾經的種種破爛事兒,更是讓人無語至極。
買槍能碰到,買自行車能碰到,坐火車能碰到,買水泥能碰到,這特么買個糧食,竟然也能碰到.......
這一點,真的是讓王安十分的費解,簡直就是特么匪夷所思!
不過要是說這些人都是“刻意”這樣做的話,好像也不太準確,畢竟這些個艸蛋玩意兒,并不僅僅是只針對王安一個人,而是要看他們的心情。
而王安這種人,卻又不是那懦弱或者說是善于隱忍的性格,反而是那種點火就著,整急眼了就直接兌命的主。
平心而論的話,王安所遇到的事情,是每個人的這一生中都會遇到的。
只不過別人可能會感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而王安卻感覺“忍一時咬牙切齒,退一步越想越氣”。
所以,忍不了還忍個嘚兒啊?退不了還退個蛋啊?
干就完了,沒毛病!
當然,這也就導致王安這種人不管走到哪兒,都得多多少少整點事端出來。
正當王安滿臉猙獰粗脖大嗓的,對著糧站的這個事兒逼嚷嚷的時候,從這間辦公室里邊的屋子里走出來一個人。
看到這個人,王安頓時愣了一下。
因為這個人,王安認識,不但認識,王安還一直幫襯著對方。
只不過王安當初幫他的目的不咋純潔,也屬于是變相的欺負人家。
此人名叫葉慶豐,是王安念書時的同班同學,而葉慶豐就是屬于那種非常能夠隱忍的人。
當然,也不能說是善于隱忍,只能說是勢單力孤無法反抗。
總之,葉慶豐在念書的時候,很多人都欺負他,而欺負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吃他的飯。
沒錯,就是為了吃飯。
那時候念書,大家都吃不飽,特別是像王安這樣在學校里住宿的學生,無時無刻都感覺餓。
主要是吃的也差,相當差,頓頓窩窩頭咸菜條,還不能往飽了吃,都是半大孩子,那任誰他也扛不住啊。
說來也怪,那時候的葉慶豐就吃的白白胖胖的,并且他的書包里,還會時常的裝著玉米面餅子或者二合面饅頭等干糧啥的,偶爾還會整出個雞蛋糖餅啥的。
要知道那時候可是70年代末期,全華夏的人都吃不飽的時候。
所以就葉慶豐這樣的學生在班級里,那簡直就是財神爺一般的存在,最起碼也得是個發號施令的人物。
奈何葉慶豐沒當成財神爺,反倒成了特么散財童子。
反正就是你也跟他要饅頭餅子啃一口,我也跟他要饅頭餅子啃一口,也不涉及到誰嫌誰臟的事兒。
但是一圈下來,葉慶豐自己就啥也吃不著了。
有時候葉慶豐上學啥也沒帶,那就少不了會挨頓揍。
到后來,王安就發現了這個商機,那就是不管葉慶豐帶的是啥吃的,都要分一大半給王安和王安的一眾兄弟吃。
完了王安和他的幾個小兄弟,負責保護葉慶豐和他剩下的那一小半吃的。
其實也不是保護,因為以王安在學校時的威風,只需要喊一嗓子就夠了。
當然,為了口吃的,那天王老子來了也不好使呀,所以就有人不服王安等人,并且還不是一個兩個的那種。